10月18日起,菲律宾总统开启了4天的访华之旅,此次杜特尔特总统访华同中国签署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显著改善了中菲关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杜特尔特总统还宣布“与美国分手”,不再做美国的棕色小弟。这个6月份当选的菲律宾总统一上任就凭借其强势的执政态度和大胆的言行被称为“菲版特朗普”。比如,在对待核能利用上,新任菲律宾政府就考虑启动30年前建成但从未投入使用的一座核电站,以确保能够获得长期的清洁与廉价电力供应。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 命途多舛的巴丹核电站 巴丹核电站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从1976年宣布动工到2007年还清23亿美元的成本,菲律宾政府花了将近32年。最初,提出要建设这座核电站的是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 毛泽东会见马科斯夫妇 菲律宾的核电梦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那时,美国总统埃森豪威尔提出“核能和平发展项目”,该项目启蒙了菲律宾的核电意识,至60年代初,美国政府捐赠给菲律宾政府一个研究用核反应堆,菲律宾政府还专门成立了一个专家组进行研究。上世纪70年代初,由于全球经历了石油危机,马科斯于1973年7月宣布,要建设一座核电站,他相信核电站将彻底帮助菲律宾解决国内经济过度依赖石油的状况。核电站由美国西屋公司负责设计。设计发电能力620兆瓦。 1976年,巴丹核电站破土动工,预算为5亿美元。 1984年,巴丹核电站竣工,总耗资23亿美元。美国人认为,一旦全部机组投产,这座核电站每年可发电621兆瓦。兴奋的菲律宾政府租了一架波音747,从美国进口了核燃料,一切就绪,就等着燃料进入反应堆了。 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重大事故。几天后,菲律宾政坛大地震,阿基诺夫人发起“人民权利”革命推翻了马科斯政权。马科斯家族与阿基诺家族存在四十多年来的世仇,马科斯所建立的核电站是美国殖民菲律宾时期的产物。从核电站建成、到关闭,直至搁置,阿基诺家族一直反对重启该核电厂。第一件事,让菲律宾人非常担心自己家门口会不会发生核灾难,而第二件事意味着,马科斯任期内的重大项目被否定,新任总统阿基诺夫人决定将这座尚未商运的核电站永久关闭,成为世界上最早“废核”的国家。 巴丹核电站 巴丹核电站就这样被人冷落了,而且这一冷落就是25年,直到2011年年初,几名菲律宾议员经过多年奔走,好不容易说服议会重启巴丹核电站,结果到了当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以及由此引发的海啸,紧接着是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 巴丹核电站一名核工程师说:“我们原本可以成为东南亚第一个使用核能发电的国家,却偏偏每次都碰上大灾难。面对风险与厄运。我们似乎不需要聘请什么核专家,倒是应该请几个风水师来驱驱霉运。” 核电站成为旅游景点 由于不能发电,核电站自然没有效益,可它每天的维护费用至少要1万美元。这笔费用让核电站的“东家”—菲律宾国家电力公司非常头疼。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把核电站改为旅游景点,希望旅游收入能够抵消部分维护费用。在这里,你可以听取相关人员解读核电站安全维护方面的内容,游客甚至可以直击核电站的内部,看到几米外的反应堆以及燃料棒……核电站旅游业务吸引了国内外的大批游客,核电站发言人丹尼斯说,现在游客想要参观核电站得提前几个月预约才安排得过来。 新政府打算重启核电站 菲律宾能源部长阿方索·库西 如果从1986年算起,这座核电站已度过30个春秋。不过,30年里,这座号称“东南亚第一”的核电站从未发过电——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事故、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日本福岛核泄漏让这座核电站启动计划一次次流产。 菲律宾正好位于亚洲的心脏部位,是现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的发展对能源提出了要求,据估计,截至2030年,菲律宾每年的能源需求量将以平均5%的速度增长,但是长期以来,菲律宾在电力供应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菲律宾能源部长阿方索·库西(Alfonso Cusi)前不久就表示,为了应付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核能发电是菲律宾正在考虑的选项之一。而重启该尘封已久核电站须投入10亿美元(约13亿6000万新元)资金。 库西在马尼拉召开的一个核能源国际会议开幕式上说:“我们须考虑所有选项,不只是要注重满足需求量,也要看是否可持续和能否遵守环境承诺。” 菲能源部准备重新召集一个在2007年成立的政府工作小组,以研究用核能源来取代进口燃油和煤的可能性。这两者目前为菲律宾贡献了一半以上的能源。 库西说,政府已经邀请了包括来自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协助菲律宾制定下一步计划和做出明智决定。
参考文章: 1. 菲律宾巴丹核电站26年未发一度电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12-02/21/content_1223485.htm 2. 菲律宾打算重启30年封存前的核电站 曾是世界最早“废核”国家(二)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