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李克强在圣彼得堡康斯坦丁宫与梅德韦杰夫共同会见记者,并回答提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7日下午在圣彼得堡康斯坦丁宫同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共同主持中俄总理第二十一次定期会晤。 李克强指出,中方愿同俄方深挖合作潜力,深化民用核能、航空制造以及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下一阶段要重点推动中小企业扩大合作,尤其是在创新领域拓展合作,为中俄务实合作提供新动力。加强金融合作,扩大本币结算规模,为相关合作顺利推进提供支撑。努力扩大贸易规模,共同维护世界贸易体系和规则,全面提升便利化水平,促进双边经贸和双向投资健康可持续发展。开展农业合作,特别是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合作前景广阔,应共同加以推进。密切人文交流,加强科技、教育等合作,办好今明两年中俄媒体交流年。 两国总理听取了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投资合作委员会和能源合作委员会四个双边合作机制的工作汇报,就未来合作规划深入交换意见。 两国总理共同签署本次会晤联合公报,发表《中俄政府首脑关于深化和平利用核能领域战略合作的联合声明》,见证两国政府和企业间经贸、投资、金融、民用核能、高科技、国界联检、教育、文化等领域20余项合作文件的签署。 中俄首次联合检查国界 11月7日,中俄总理第二十一次定期会晤期间,两国政府就国界联合检查发表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中俄根据2006年11月9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管理制度的协定》的有关规定,于2011年至2016年开展了中俄国界第一次联合检查。中俄国界线长达4300多公里,第一次联合检查圆满完成。 记者会 梅德韦杰夫:吸引中国投资远东地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7日下午在圣彼得堡康斯坦丁宫与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共同会见记者,并回答提问。 在回答提问时,李克强指出,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增长低迷的背景下,中俄坚持推进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反对一切形式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秉持开放、包容和透明的原则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符合各方的共同和长远利益。中方愿同包括俄方在内的各方继续为此而共同努力。 梅德韦杰夫表示,俄方重视远东地区的开发建设,将采取切实措施吸引中国投资。俄中将本着建设性的战略伙伴精神,共同促进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联合公报要点 中俄将降低两国间国际漫游费 经贸合作 及时落实远程宽体飞机项目 双方商定基于《2013-2017年中俄航天合作大纲》的实施,拓展并深化两国在航天领域的长期互利合作,包括运载火箭及发动机、航天电子元器件、对地观测、卫星导航、月球与深空探测等领域大型合作项目的实施,以符合中俄两国高技术产业及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利益。 加强相关部门和企业间协调,及时有效落实两国关于联合实施远程宽体飞机研制、生产、营销和售后服务项目合作的政府间协议和研制民用先进重型直升机项目的政府间协议。 双方表示愿扩大石油领域全面合作,继续推动自俄对华供气合作。深化电力、煤炭、可再生能源以及能源装备和技术、工程服务等领域合作。 双方商定将本着利益均衡和互利原则在和平利用核能领域继续开展战略合作。 信息科技 降低两国间国际漫游资费 两国将继续深化科技合作,借鉴中国科学院和俄罗斯联合核子研究所实施重离子超导同步加速器(NICA)项目的合作经验,开展大科学项目合作。 双方商定将推动两国科研和教育机构建立和发展联系,为其在中俄优先科学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双方表示,两国将降低两国间国际漫游资费。 交通设施 推进莫斯科至喀山高铁项目 考虑到两国都有意愿吸引更多中国公司参与实施俄罗斯远东地区(包括跨越式经济社会发展区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投资项目,双方决定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框架下,建立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及贝加尔地区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继续积极努力推动黑瞎子岛中俄两侧开发,并在保护黑瞎子岛环境方面开展合作,为此研究成立部门间工作机制的可能性。 支持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重大项目上开展合作,包括制定两国关于发展“滨海1号”和“滨海2号”国际交通走廊的合作文件,对联合开发北方海航道运输潜力的前景进行研究,加快推进双方在莫斯科至喀山高铁项目上的合作。 文化体育 汉语将纳入俄罗斯中学统考 中俄将致力于在2020年前将两国留学交流人员规模扩大到10万人。双方商定将继续推动并确保北京理工大学和莫斯科国立大学在深圳合办的中俄联合大学早日建成,加大对汉语和俄语学习的支持力度,筹备好将汉语纳入俄罗斯中学国家统一考试科目。 双方商定将于2016年在中国举办第一届中俄冬季青少年运动会,于2017年在中国举办第七届中俄青少年运动会。 双方商定将就筹备2022年冬奥会以及在两国冬季单项体育协会间开展合作。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