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原子能情况反映》编辑部组织相关专家,对2016年国外核领域事件进行梳理,根据事件对国际形势、核安全态势以及未来对核工业发展的影响进行排序,评选出国外核领域十大事件,供参考。 一、朝鲜进行两次核试验 二、美国“三位一体”核力量正全面更新换代 三、美国扩大军用氚生产能力 四、俄罗斯核武器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五、俄罗斯政府暂停俄美《钚管理和处置协议》 六、英国议会批准研制新型战略核潜艇 七、德国“仿星器”可行性研究取得突破 八、海水提铀经济性显著提高 九、国际核试验监测网基本实现全球覆盖 十、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召开 一、朝鲜进行两次核试验 朝鲜第五次与第四次核试验地震震波比较 2016年1月6日和9月9日,朝鲜进行第四次和第五次地下核试验,宣称“实现了核弹头的标准化、规格化”。同时,2016年还密集进行导弹试射。 第五次核试验引起的地震震级5.0级,为历次最高,爆炸威力10~20千吨梯恩梯当量,表明朝鲜首型核弹头基本实现武器化,能够与在役中程导弹结合,形成实战能力。 朝鲜明显加快核武器研制进程,不仅加剧朝鲜半岛紧张局势,而且还给美韩决定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以借口,导致东北亚安全局势更趋复杂。 二、美国“三位一体”核力量正全面更新换代 美国空基核弹头B61-12 核力量是美国国家安全基石,是其维持超级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2016年,美国“三位一体”核力量全面更新换代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一些重大进展。 核弹头2016年8月,空基核弹头B61-12研制取得又一个里程碑,进入生产准备阶段。其爆炸当量可调,集战略与非战略打击于一体;制导能力提升,采用GPS+惯导系统、配装可控尾翼组件。拟2020年投产,共生产480个,2022年开始服役。B61-12是美国“3+2”计划中的一种。该计划拟将现役7型核弹头调整为5型核弹头(4型陆基和海基合并成3型陆海通用型;3型空基合并成2型),目的是实现通用化,增强部署灵活性,提高安全、可靠和有效性;进一步削减数量,降低采办成本和库存管理负担。 核运载工具美国现役核运载工具共6型:“一艇、二机、三弹”,即“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B-2A和B-52H战略轰炸机、“民兵”-Ⅲ洲际弹道导弹、“三叉戟”-Ⅱ潜射弹道导弹和AGM-86空射巡航导弹。2011年以来启动或准备启动“一艇、一机、两弹”研制,以期2030年前后陆续投入使用。新艇于2011年开始研制,2016年7月命名为“哥伦比亚”级,整个寿期内不用换料,战略值班时间增多,且安静性和安全性增强,首艘2031年服役。新机于2014年开始研制,2016年2月编号为B-21,具有更强生存和联合作战能力,计划2025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新洲际弹道导弹和空射巡航导弹的研制于2016年7月提出,计划2017年启动,2030年前形成初始作战能力,其远距离快速打击和突防能力增强。 美国加快“三位一体”核力量全面更新换代,旨在扩大战略装备技术的全球优势,巩固霸主地位。 三、美国扩大军用氚生产能力 目前美国的产氚流程 2015年10月~2016年6月,美国能源部先后发布《2060年前美国氚和浓缩铀管理计划》和《核电反应堆产氚最终环评报告》并作出决策,决定逐步加大军用氚生产能力,保障核武器长期可靠有效。 氚是热核武器的核心装料,每年因衰变损失5.5%,必须定期更换和补给。美国目前采用瓦茨巴1号核电反应堆辐照产氚靶,生成氚。为满足需求,能源部决定分阶段提高产氚能力:第一阶段(2017~2019财年),增加瓦茨巴1号核电反应堆产氚靶装载量(目前704根),将氚产量翻一番;第二阶段(2021~2025财年),启用第二座核电反应堆,两堆合计,将氚产量提高到当前4倍以上,达到一个辐照期(一年半)最多生产2.8千克氚。 美国利用核电反应堆生产军用氚,无需新建反应堆或其他大型设施,不仅大幅降低成本,还能随时扩大生产能力,提供充足的氚供应,保障核力量可靠有效。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