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超临界流体核能动力系统核心设备实现零的突破时间:2016年12月 事件:日前,由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研制的50kW级高温高压微通道紧凑换热器实验样机完成强度密封性能试验,在25MPa的高压下保压30分钟,结构稳定无泄漏。  意义: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内首个独立自主掌握超临界流体用大功率高效微通道紧凑换热器设计制造整套技术的研究机构。高温高压微通道紧凑换热器是保证超临界流体新型动力系统工业可实现的关键设备,也是下一代核能系统设计中大量采用并正在攻关的核心换热设备,并有望替代当前压水堆的蒸汽发生器,发展潜力巨大。高温高压微通道紧凑换热器的研制成功为我国在革新型超临界流体动力技术领域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打开了一扇窗。 38 中核集团AP1000在役检查技术在全球首堆成功应用时间:2016年12月 事件:近日,由中核集团核动力运行研究所自主创新研发的AP1000系列化役前和在役检查技术,在AP1000全球首堆——三门核电1号机组成功应用,成为全球首家全面具备AP1000役前和在役检查能力的机构。
意义:此举打破了我国在该领域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凸显了我国核电运维技术自主研发与科技创新的长足进步,为今后核电运维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核电运维技术服务“走出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9 一核电领域关键部件材料国产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时间:2016年12月 事件:日前,在上海核工研究设计院组织的“核工燃料用Inconel718合金板带材国产化制造”项目验收会上,东北特钢集团大连精密合金公司负责研发生产的Inconel718合金板带材顺利通过项目验收。
意义:为实现我国核电领域所需特殊材料替代进口迈出了关键一步 40 中方首个超大件设备顺利运抵ITER组织现场时间: 2016年6月 事件:2016年6月10日凌晨,中方交付ITER组织的首个超大件设备“脉冲高压变电站(PPEN)”主变压器及附件顺利运抵位于法国圣宝莱杜朗兹的ITER组织总部现场。这次运输的PPEN主变压器及附件由中国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制造。
意义:ITER组织总干事伯纳德•比戈高度评价中方在科技部特别是核聚变中心的统筹协调管理下,按时、保质完成中方承担的ITER采购包制造任务,在成员方中处于领先地位。科技部阴和俊副部长强调本次运抵的中方设备不仅是PPEN采购包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也是ITER项目总体进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阴和俊副部长指出中方有能力、有信心完成自己承担的制造任务。 41 中核集团率先突破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关键技术时间: 2016年6月 事件:近日,由中核集团西南物理研究院自主研发制造的国际热核聚变核心部件——超热负荷第一壁原型件在国际上率先通过权威机构认证。中国科学家承担研制的材料,处于反应堆最核心位置,直接面对高温聚变物质,因而被成为反应堆的“第一壁”,ITER的设计方案要求,第一壁要承受每平米4.7兆瓦的热量,这几乎可以瞬间将一公斤的钢铁融化。
意义:这是我国对国际热核聚变项目的重大贡献。西南物理研究院完成该部件的自主研发制造工作,将对未来自主建造聚变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下期预告: 第二篇章 国际核能合作 主要参考来源: 1. 中国核网,http://www.nuclear.net.cn/portal.php 2. 中国核学会,http://www.ns.org.cn/cn/index.html 3. 核能行业协会,http://www.china-nea.cn/ 4. 核电信息网,http://www.heneng.net.cn 5. 北极星核电网,http://hedian.bjx.com.cn/ 6. 中国电力网,http://np.chinapower.com.cn/ 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此表示感谢!
声明:以上内容由中国核网整理,未经中国核网的明确授权和许可,任何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不得擅自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