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围绕由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转变的总体目标,瞄准国际能源技术发展的趋势,立足我国能源技术发展现状及科技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从 2016 年到 2020 年集中力量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关键装备,实现能源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能源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本《规划》是《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 年)》在“十三五”期间的阶段性目标,是未来五年推进核能技术革命的重要指南,按照应用推广一批(核能6项)、示范试验一批(核能5项)、集中攻关一批(核能13项)的要求,针对能源技术创新中亟需突破的前沿技术规划了重点任务。 一、核能科技发展形势 《规划》总结了世界及我国能源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指出核能利用的关键是安全。不断完善的第三代核电技术逐渐成为新建核电机组的主流,第四代核电技术、模块化小型堆技术、先进核燃料及其循环技术正在快速兴起,对在役核电机组进行延寿也是核电发展的重要环节。 《规划》指出能源基础材料是能源技术发展的基石。安全先进核电的发展需要更可靠的核级材料。 《规划》指出,在核能战略层面,主要能源大国均制定战略规划。欧盟通过制定《2050 能源科技路线图》提出核聚变以及能源效率等为主攻方向的发展思路,日本继续支持发展核能;美国发布了四代和小型模块化核能等清洁电力新计划。 纵观全球能源技术发展动态和主要能源大国推动能源科技创新的举措,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和启示:一是能源科技创新进入高度活跃期。二是绿色低碳是能源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重点集中在核能安全利用、先进能源装备及关键材料等领域。三是世界主要国家均把能源技术视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突破口,制定各种政策措施抢占发展制高点,增强国家竞争力并保持领先地位。 目前,我国核电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同步。三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走在世界前列,四代核电技术、模块化小型堆、海洋核动力平台、先进核燃料与循环技术取得突破,可控核聚变技术得到持续发展。 《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重点发展安全先进核能技术、战略性能源技术、能源基础材料技术等,是未来五年我国能源科技创新的重大使命。 二、总体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规划》指出,围绕构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要求,应用推广一批相对成熟、有需求、有市场、成本低的技术,确保“十三五”提高能源效率、调整能源结构目标的实现;示范试验一批有一定技术积累,但工艺路线、经济性和市场可接受性有待验证的技术,探索技术定型、大批量生产的路径,为“十三五”及今后的能源转型提供技术支撑;集中攻关一批前景广阔、但核心技术仍需突破、亟待集中力量攻关的技术,为2030 年前实现能源技术革命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提出要坚持四个基本:坚持自主创新、坚持市场导向、坚持重点突破、坚持统筹协调 《规划》明确了在安全先进核能技术、战略性能源技术以及能源基础材料技术领域发展目标。 在安全先进核能技术领域,建成自主产权的先进三代压水堆示范工程,掌握大型先进压水堆、高温气冷堆、快堆、模块化小型堆关键技术,钍基熔盐堆研究取得突破,深入研发先进核燃料技术、乏燃料及放射性废物先进后处理技术,建立适合我国大型压水堆核电厂延寿论证的技术体系。 在战略性能源技术领域,可控核聚变得到进一步发展,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能源基础材料技术领域,研制出高温金属材料及核级材料,大幅降低成本,实现新型节能材料走向市场应用。 三、核能领域重点任务 围绕“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着眼推动能源技术革命,聚焦形成五个重大能源科技专题,每个技术领域按照应用推广一批、示范试验一批、集中攻关一批进行任务分类。集中攻关类以G 代表(共70 项,其中核能13项),示范试验类以S 代表(共48 项,其中核能5项),应用推广类以T 代表(共31 项,其中核能6项),重点任务共计149 项,核能共24项。 《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核能领域重点任务总表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