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先进核电燃料 1)集中攻关类 G45) 新一代先进核燃料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研制性能优于M5、ZIRLO 合金的新锆合金包壳材料,以及长寿期、高安全性的燃料元件;研究能缓解严重事故后果的耐事故燃料元件(ATF),研发出具备入堆考验的先导棒/先导组件,突破具有更优良性能的环形燃料等先进核燃料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当前我国主要压水堆型,研制CF4、第二代STEP-14 系列等下一代压水堆先进核燃料以及自主化的N45、优化CZ 等先进锆合金包壳材料,开展元件和组件设计、制造工艺、堆外性能检测、堆内辐照考验和辐照后检验等关键技术研发等;积极开展ATF 元件先进包壳和芯块材料样品的研究,完成第一代ATF 燃料可行性验证及初步设计,适时启动材料堆外性能测试、堆内辐照考验;在第一代ATF 燃料反馈的基础上,积极优化革新型第二代ATF 燃料新材料选型论证及关键技术研究。 起止时间:2016-2025 年 G46) 核电厂放射性废物最小化技术 研究目标:完成先进的核电厂放射性固废处理技术和废液净化技术研究,实现去污效率的量级提升。 研究内容:研究先进的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和核心装备,开展高完整性容器盛装技术、放射性废树脂湿法氧化技术、PVC高效降解技术、低放射性废油处理技术、放射性沾污管道及容器去污技术、等离子体熔融减容技术的研究;开展废液净化和除氚技术研究,攻克核电厂放射性废液中核素、硼、弱电解质的分离技术,实现硼回收复用。开展易去污、易处置的新型辐射屏蔽材料及新型超吸附材料研发;开展核设施退役材料去污与拆除等相关技术研究。 起止时间:2016-2023 年 2)应用推广类 T25) 自主CF 及STEP 系列先进核电燃料应用推广 研究目标:掌握自主CF 及STEP 系列燃料组件、N36 及CZ 锆合金燃料包壳的批量化生产技术,建立燃料组件原材料国产化供应体系,2020 年前逐步实现自主品牌燃料在“华龙一号”出口项目、国内现役二代及二代加压水堆核电厂、在建“华龙一号”项目中批量使用;掌握自主品牌燃料组件的批量化生产技术,初步建立自主品牌燃料组件产业化体系。 研究内容:开展CF 系列组件规模应用研究;积极开展STEP 系列燃料组件的堆内辐照试验及应用研究;针对成熟的自主品牌燃料,对国内燃料组件批量的生产线进行适应性改造或新建燃料组件批量生产线。 起止时间:2016-2020 年 3. 建设、运行与延寿 1)集中攻关类 G47) 核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面向第三代、第四代、小型堆等核电技术,以保障核反应堆安全、经济、高效运行为目标,实现核电站在役检查及关键设备的在线检修与更换等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通过智能辐射防护监控、智能巡检、智能设备管理等技术研究,构建核电智慧运营基础架构;研究先进无损检测新方法、高精定量在役检测技术;研制核电站智能检修机器人,开展仿真技术、运行支持技术研究,开发人因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开展核电智慧运营关键技术研究;开展辐射剂量监测定位技术、自动抄表技术等智能巡检技术研究;开展设备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技术等智能设备管理研究。 起止时间:2016-2020 年 2)示范试验类 S36) 核电厂延寿关键技术示范应用 研究目标:解决我国核电厂延寿涉及的范围界定与筛选、老化管理审查、时限老化分析等关键支撑技术,完成大亚湾核电厂示范机组的延寿论证工作。 研究内容:开展长寿期下核材料服役行为与机理研究,开发新的预测模型或评估技术;开展安全壳应变监测、部件疲劳及损伤检测、反应堆压力容器检测及评估等技术应用研究;开发先进焊接、构筑物腐蚀缓解阴极保护、管道腐蚀缓解、辐射水环境下特种维修、核级电缆环境鉴定、破前漏评估、安全壳钢筋束预应力损失评价等先进技术,并进行应用验证;开发核电厂延寿管理平台;开展核电厂延寿文件体系、管理导则研究,形成我国自主的核电厂延寿技术文件体系和规范。 起止时间:2016-2020 年 S37) 核电工程智能化设计建设技术示范 研究目标:推进实现核电工程的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并在防城港核电站“华龙一号”中进行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在核电站设计建造全业务流程中建立万级业务单元之间的业务逻辑网络,建设核电工程统一业务流程平台;开发核电数据源和数据流模型,实现智能化的跨专业、跨领域、跨阶段业务协同和信息交互,设计、采购、施工、调试过程的无缝衔接,进而实现核电业务与管理的全面协同。 起止时间:2016-2020 年 3)应用推广类 T26) 自主先进核电监测检测装备应用推广 研究目标:实现自主核电检测检测装备在国内外的应用推广,形成核电装备国产化体系。 研究内容:应用推广核电站安全级传感器及其在线快速故障诊断装置、报警事件远程专家分析平台、主蒸汽管道LBB 泄漏监测系统、电流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燃料破损在线探测、池边检查设备、金属部件监测技术规模化应用研究;开展维修装备规模化应用研究和关键器件规模化应用研究;建立核电先进检测、维修装备以及关键设备的供货体系;开展自主三代核电堆芯测量系统信号处理设备的批量化生产技术研究。 起止时间:2016-2020 年 T27) 核电站数字化仪控平台技术应用推广 研究目标:针对“华龙一号”、AP1000 等三代核电站实现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在国内及出口核电站中的应用推广。 研究内容:针对三代核电机型,充分验证非安全级NicSys2000平台和安全级NicSys8000 平台、ACP 系统的SpeedyHold 平台、安全级保护系统FirmSys 平台、非安全级控制系统的HOLLiAS-MACS 平台,以及FirmSim 和HOLLiAS-MACS 仿真平台等的适应性和系统通讯的可行性;开展OPS 远程布置、POP 大屏显示、弧形盘台、NC-VDU 支架显示等先进设计方案验证。 起止时间:2016-2020 年 T28) 核事故应急技术与装备 研究目标:通过技术应用与推广,为核电厂应对严重事故提供技术与装备,其中,处理规模为5m3/h 的放射性废水应急处理装置完成标准化设计并推广应用。 研究内容:应用推广核事故放射性废水应急处理技术及工艺、核电站应急高容量蓄电池蓄能系统、核电站非能动应急高位冷却水源系统、大容量核电站1E 级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核电厂厂址选择阶段的应急可行性评价方法、核电厂应急指挥中心等设施的设计方法和先进核事故后果实时评价技术。 起止时间:2016-2020 年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