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预计,2022年底国内在运核电容量将是2016年底的1.7倍;从成长性与盈利能力考虑,未来10年,核电将成为国内最优质的发电资产。 0 导读 截至2016年底,国内在运行核电机组共35 台,装机容量33.63GW;在建核电机组共21台,装机容量为24.32GW。我们研判,目前在建核电项目将大概率于2023年底之前顺利商运,并预计,2017、2018两年投入商运的核电机组较多,容量分别为6.59GW和6.51GW;至2022年底国内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将达到56.80GW,为2016年底装机容量的1.7倍,2017-2022年均复合增速为9%,高于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增速预测。国内目前核电装机占比不足2%,发电量占比不足4%,未来核电发展空间广阔。 从安全性与经济性两个角度看,核电均应当在电力系统当中充当基荷电源,发电量将随机组投产逐步增长。参考成熟核电国家经验,目前除法国由于核电占比高达73%,机组需要参与调峰外,其他成熟核电国家(如美、韩等)的核电机组均维持基荷运行。我们预计,未来10年国内核电发电量占比大概率维持在10%以下,核电仍将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基荷电源地位,正常情况下年均利用小时数约7500(个别年份或低于此水平)。 电价与成本均稳定,可维持较高盈利能力。目前国内核电标杆上网电价为0.43元/度,较火电标杆电价相差不大,在煤炭价格维持高位情况下,核电标杆电价将维持稳定。近年来铀价格基本维持在10-30元/磅之间,国内三代核电技术路线确立,未来实现规模化建设后成本将有所下降。因此,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国内核电运营毛利率能够维持在45%左右,净利率一般不低于25%。 综合考虑国内未来数年核电站资产的成长性与盈利能力,我们认为未来10年,核电将成为国内最优质的发电资产。对于二级市场专业投资者来说,建议关注:核电运营领域绝对龙头——中国核电,以及核电对公司净利润贡献度将显著提升的浙能电力与大唐发电。 风险提示: 我们研究判断,官方规划中关于“十三五”末期中国大陆建成58GW核电装机容量的目标,将大概率无法完成;关于核电消纳,或存在其他隐性问题导致该问题加剧;行业估值中枢或现波动;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或不达预期。 1 国内核电装机容量将保持稳健增长 在建项目陆续投产,保障未来6 年装机容量稳健增长 我国核电建设在2008-2010年迎来一波高峰,近年来相应机组完工并网,带动核电在运装机容量快速增长。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相关统计,2014-2016年间国内共有18台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装机容量合计为18.80GW,占2016年底总装机容量55.9%,近年来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营的节奏较之前明显加快。表1 为截至2016年底在运核电机组具体商运时点统计。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