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这里的居民五十岚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发生大地震4个月后,他们一家四口搬进这间7.4平方米的房屋里。“房子再小住6年也习惯了,最大的问题是水”,五十岚告诉记者,这么多年,她全家的生活用水都是桶装矿泉水,“喝的,做饭的,都用矿泉水。担心学校的水不干净,每天给孩子带水”。洗澡怎么办?五十岚无奈地说,光按现在的用法已经要花很多钱了,再用来洗澡肯定无法承受。至于食品,五十岚说:“政府说市面上销售的食品都经过了检测。既然住在这里,只能相信政府。” 安倍说“福岛很安全”,环环走到了福岛核电站一公里处…… 与《环球时报》记者聊起现在的生活时,今年70岁的老人松川眼中噙着泪水,用略带福岛口音的日语喃喃说道:“安倍政府答应我们,尽快妥善解决问题,让我们早点回家。可是你看总出问题,机器人进去都坏了。我虽然老了,但我不傻,我每天都看新闻。”对于现在的生活,松川很不满意。她被安排住的地方属于工业用地,附近没有购物的地方。公交车一小时一班,而且不能直达。《环球时报》记者问松川,是否会避开食用当地产的东西。她说:“每星期我能搭别人的车买点吃的就不错了,没有余力挑产地。” 年近七旬的堀本老人对《环球时报》说,政府一味强调核辐射浓度对人体没有影响,“可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不会立刻发作。几年后真有什么事,政府会怪我们活得太久。县里给18岁以下的青少年检查甲状腺癌情况,但我们这些老家伙没人管!” 3. 农民“被抛弃”,渔民“精神受折磨” 曾经的福岛县靠海吃海,享有“鱼米之乡”美誉。福岛第一核电站所在地双叶郡,是日本有名的鲑鱼产地。核事故后,该地区的水产业遭到沉重打击。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福岛渔民大约有千人,根据受灾前的渔船和捕鱼量情况,每人从东电公司获得不同金额的赔偿,生计没有多大问题。不过在当地一些渔民看来,痛苦的是“精神上的折磨”。捕鱼不仅是为了养家糊口,他们喜欢出海,如今却只能编渔网、捕捞试验用鱼,享受不到真正的乐趣。要想回到当初的捕鱼生活,至少要等10年,而那时他们已六七十岁。 “福岛县的捕鱼规模远不及地震灾害前。”福岛县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指导部工作人员泽田忠明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事故发生后,福岛县的海产鱼贝类被检测出含有放射性物质,日本政府曾限制44种海产品发货上市。不过,情况在好转,自今年1月起,被限制的海产品降至12种,“今后有望全面解禁”。解禁速度是不是太快了?泽田从两方面向记者解释这一问题:海洋生物通过自身新陈代谢在不断排放身体中的放射性物质;污水虽然流进太平洋,但通过海洋自净能力,生态环境可恢复。 泽田的说法靠谱吗?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张建刚认为站不住脚。他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说,在海洋生物新陈代谢问题上,泽田忽略了一个重要前提——受到核辐射量是多少?以福岛的核辐射浓度,鱼类不可能排出所有有害物质。海洋确实有自净能力,但如果每天都排污水,海洋的自净能力远远跟不上。 《环球时报》记者通过现场采访发现,当地真正受生计问题困扰的是农民。福岛县耕地面积在日本排名第六,农业是其支柱产业。东电公司给农民的赔偿过几年就会到期,想想福岛农产品的销路,以及受污染很难种出果实的土地,农民以后该如何维持生计?日本《东洋经济》曾刊文称,福岛农民“被抛弃了”。 4. 甲状腺癌高发?可以这样解释 对于福岛核电站事故,日本官方遮遮掩掩的态度早已引发国内外的质疑。福岛县2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针对事故发生时18岁以下的约38万人甲状腺检查中,被确诊(或似患有)甲状腺癌的有185人。日本学者此前研究发现,福岛儿童罹患甲状腺癌的几率比日本其他地区高出20至50倍。 在福岛县县民健康调查科工作的金成对《环球时报》记者解释称,有研究表明,患甲状腺癌和受到核辐射没有关联,但也不排除有人数年后才被查出患病的可能性。“之所以呈‘高发’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事故发生后,很多以前从未做过相关检查的人担心受核辐射影响,蜂拥做检查,造成‘高发’这种印象。”金成的这种说法,和其他属于日本官方的医学工作者的说法差不多。当然,类似说辞无法让人信服,日本“3˙11甲状腺癌患者家属会”共同代表河合弘之曾公开抨击称,不承认其中的关联,这不等于否认有核事故灾害这回事吗? 日本民众对政府失望不止于此。它曾承诺,以最快速度废除原子炉。可6年来,说好的废炉迟迟不见动作,只是靠持续注水冷却原子炉,使其维持现状。福岛县危机管理部原子力安全对策科工作人员大野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废炉作业需要花30至40年时间。不过,有了解情况的日方人士对《环球时报》说,“自民党迟迟不肯彻底废炉,其实是想通过电力发展为自身积累资本。实际上对福岛而言,没有核电,能源完全够用”。 与做实事相比,日方可能将更多精力放在舆论控制上。2月12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布关于福岛核辐射的领事提醒,记者随即就此事进行报道。消息刚发出,记者就遭到日方指摘,声称中方发布的是“关于福岛核辐射的提醒”,但记者在标题中写的是“提醒注意福岛核辐射”,“两者的意思不同”。 《环球时报》记者近日曾试图采访双叶地区反对核发电同盟负责人石丸小四郎。石丸今年74岁,自1968年开始参与反对东京电力公司在福岛建设核电站的活动,他此前接受过不少媒体的采访。但这次记者联系时,对方以“身体不适”为由婉拒采访。上述了解情况的日方人士对记者表示,日本政府根本不可能废除核电站,因此看不惯总有民间组织跳出来搞反对活动。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