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两会代表委员5个“小目标”支招我国核电发展

发布时间:2017-3-10 09:21    来自: 北极星电力网综合



在《草案》“第一章 总则”中,核安全的定义为:“对核设施、核材料采取必要和充分的监管、保护、预防和缓解等安全措施,保障核设施、核材料安全,防止由于任何技术原因、人为原因或者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情况下的放射性后果,从而保护从业人员、公众和环境免受核事故危害。”

万钢认为,核安全是与易裂变材料或聚变材料紧密相关的安全,核安全的定义不能脱离核反应失控和核反应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泄漏污染这个核心内容。目前在核工业应用中,除核反应堆(包括核电站)外,核工业其他领域的核安全就是核临界安全。因此,不能将核安全等同于核工业安全,也不能把与放射性相关的安全问题都归于核安全。核工业安全除核安全外,还包括常规工业安全和辐射安全。核工业的常规工业安全与其他行业没有本质区别。辐射安全与核安全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对核安全没有统一的定义,其在不同的语境下所指的对象不尽相同。如,法国《核信息透明与安全法》中,铀的纯化和转化就不在核安全之列。

“正是由于目前国际上核安全没有统一的定义,在不同的语境下所指的对象不尽相同,再加上国内对核安全也没有明确的定义,势必在核工业业内和业外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概念混淆。”对这一现象,万钢表示非常担忧。在他看来,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恐核、反核的声音,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公众对核工业缺乏了解;另一方面,美国三哩岛、苏联切尔诺贝利和日本福岛核事故对社会造成了重大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核工业业内和业外都存在把核安全的概念扩大化的情况,造成公众沟通障碍。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涉核事件引起过度反应,甚至造成恐慌,主要也是公众对核安全不了解、存在恐核心态所致。

“核安全是核工业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是《核安全法》立法的核心,也是全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建议结合《核安全法》的立法,给‘核安全’一个科学清晰的界定,统一认知,消除歧义,规范执行,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公正性。”万钢最后说。(杨阿卓)

政协委员刘永:搭建核工业人才培养高端平台

 

当前,我国在役核电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在建核电规模居世界第一,核燃料循环体系全面发展,我国正在从核电大国转变为核电强国。发展核工业,人才是关键。谈及人才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刘永开门见山,直接“支招”:“加大核专业基础人才培养力度,搭建骨干人员培养与深造的高端平台,刻不容缓。”

刘永给核工业发展算了这样一笔“人才账”:“目前,我国核工业从业人员约有20余万人,其中,中核集团约10万人,中核建设集团约3万人,中广核集团约3万人,国家电投涉核从业人员约1万人,其他约2万人。这里面技术骨干约占65%。要实现我国核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需要打造完整的核工业人才体系,在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上齐头并进。但是,目前核工业人才队伍规模、结构和水平还远不能满足规划需要,尤其是技术骨干的缺失更是核工业发展面临的重要瓶颈。”

为此,在加大核专业基础人才培养力度方面,刘永建议:“首先在本科基础教育阶段,合理增设核相关专业,扩大现有招生,加速培养一批基础人才。其次,加大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力度,壮大高层次核专业人才队伍。我国核领域基础人才缺乏,将会直接影响未来核工业高效发展。”对此,刘永直言不讳。

在分析核工业当前的人才状况时,刘永指出:“近年来,核工业系统培养了一批科研和技术骨干,这些人大部分是边干边学,部分在核工业系统内部学习深造,支撑着我国核工业一步步向前发展。从高校或核工业系统外其他单位选拔的骨干非常有限。而新形势下,核工业全产业链技术都面临着能力提升或升级换代,对技术人员和骨干人员的科研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核工业内部目前还缺少深造的培训平台,外部也不具备这个能力。”

因此,在搭建骨干人员培养与深造的高端平台方面,刘永建议:“依托现有核工业集团或涉核高等学校的资源和能力,在国家相关部门如教育部、科技部、国防科工局等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下,尽快组建高端、专业、脱产、与国际接轨的培训或再教育机构,为我国在职核从业人员提供深造平台,全面提升核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杨阿卓)

政协委员罗琦:设立核动力国家实验室时机已成熟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些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打造聚集国内外一流人才的高地,组织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协同攻关,形成代表国家水平、国际同行认可、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的科技创新实力,成为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创新力量。”“核动力领域事关国家安全和能源安全,涉及专业学科范围广,技术含量高,对国家经济和行业发展具有显著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是国家战略性高新技术领域。而发展军民核动力是国家意志的重要体现。因而,设立核动力国家实验室是国家使命牵引的必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罗琦如此坚定地表达。

他认为,核动力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体系,涉及学科范围广、交叉多、综合集成度高,是高科技领域的代表。通过建立军民核动力国家实验室,可以更好地集中资源,聚集一批国内外多专业、高水平的人才,持续、高强度开展核动力及相关技术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发和协同创新,提高我国核动力技术水平,抢占军民核动力领域的科技创新制高点,同时将大大促进国内相关领域发展,引领我国相关科技的整体快速进步。因而,“核动力国家实验室是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促进协同创新攻关的重要载体。”

与此同时,核动力技术是一个研发周期长、投资成本高、研发风险大的领域。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核动力领域加快了追赶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脚步。“通过50多年的积淀,我国逐步形成核动力的自主研发能力,组建了国防科技工业核动力创新中心、核动力相关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研发平台,拥有了众多大型研究基础设施,培养了一批较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形成了大量的军民核动力科研成果,赶超并引领国际核动力技术发展、掌握国际核电市场话语权的时代即将来临。”罗琦这样总结我国多年来在核动力研发领域打下的坚实基础。基于此,他认为:“在核动力领域充分利用已经相对成熟的研发平台、设施设备和人才队伍,设立军民核动力国家实验室时机已经成熟。”(杨阿卓)

12
上一篇:核安全局答疑:如何打消恐核情绪下一篇:国内首个核电地理信息开发项目完成野外飞行任务

推荐阅读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8月22日,中核二三召开干部任职宣布大会,公司党委书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8月15日,烟台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山东海阳辛安核电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2024年8月1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中核集团人事密集调整!涉及江苏核电等!
中核集团人事密集调整!涉及江苏核电等!
宋克祥任中核医疗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原总经理邓东被查!
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原总经理邓东被查!
8月12日,“廉洁南昌”发布消息称,中国广核新能源控
精彩图片
  •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