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由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发起,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寿君、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王炳华在内的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保障核电按基荷运行,落实低碳绿色发展战略》提案,建议明确核电按基本负荷运行,实现核电多发满发,并加强跨省区电网通道建设和利用,推动核电集中跨区送电,保障核电消纳。 1. 核电大佬为何齐为基荷运行发声 何谓“按基荷运行”,可以理解为按照100%额定功率发电。那究竟是出了什么状况,让国内核电大佬纷纷呼吁基荷运行呢?原来,2016年核电因参与调峰损失电量462亿度,而这一数字在2015年仅为125亿度。由于电力无法储存,但是用电需求有高峰和低谷,在高峰和低谷时期都能满发的电厂叫基荷机组,低谷时期不能满发甚至不能发电的机组叫调峰机组。所以,对电网而言,基荷机组是一如既往两情相悦的真爱,调峰机组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备胎。核电一直傲娇地当着基荷机组,这两年开始要参与调峰,与备胎为伍,自然有了心理落差。 笔者认为,由于经济增长放缓,电力需求减少的同时装机容量在增长,与其说是调峰不如说是窝电。说白了这是个零和游戏,A电厂满发了,B电厂就得减产停产,就会降低收入甚至亏损。中广核董事长贺禹坦言:“为什么限电?主要还是利益的平衡和再平衡,电力市场蛋糕那么大,现在是产能过剩,你发电多了,就会影响别人发电。”所以,多发满发之争根本上是利益之争。 2. 核电是不是一定要基荷运行 换句话说,核电能不能参与调峰,答案是能。否则核电占比70%以上的法国该如何调峰呢。核电功率调节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控制棒抽插和硼浓度改变,设计上可以实现±10%的阶跃功率变化和±5%/min的线性功率变化。 稳定的较低功率运行只有经济上的损失,并不会带来核电安全的不利影响。所以从安全角度看,核电不是一定要基荷运行。但频繁或快速的功率调节可能带来问题:关键设备的疲劳损伤、功率分布不均带来的安全问题,调节硼浓度产生放射性废液。 3. 核电基荷运行利弊若何 短期内核电占比不会超过5%,核电基荷运行的影响只是周边区域的火电、水电需要减产,水电可以抽水蓄能,利益受损的主要是少数火电。跳出小圈子,从国家层面看,谁满发谁减产都一样,核电满发不存在弊端。 众所周知,核电是清洁能源,基荷运行会减少单位发电量的污染和碳排放,其利一;火电减产可以少烧煤/油,但核电要按固定周期更换燃料,降功率将导致核燃料不能充分利用,基荷运行有利于提高核燃料利用率并减少核废料,其利二;相比同级别火电厂,核电厂耗费国家的人力物力更多,基荷运行可以最大化发挥其功用,其利三。 于国于民,核电基荷运行有利而无弊。 4. 核电基荷运行如何保证 由于核电体量小,核电基荷运行不难实现,除非在水电丰水期或火电供暖期可以考虑参与调峰。后续最好通过政策来固化,正如贺禹在提案中建议的:一是,明确核电按基本负荷运行,把核电列为一类优先发电电源,按实际发电能力核定年度计划电量。二是,借鉴国际经验,在电力市场改革进程中,研究实施相关配套机制,实现核电满发。三是,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强化督导检查,确保暂行办法落实到位,同时加强跨省区电网通道建设和利用,推动核电集中跨区送电,保障核电消纳。” 但核电装机容量占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如保证全部基荷运行会给调峰带来巨大压力,届时只有通过科学统筹、产能优化和储能技术升级来消弭这一矛盾了。 声明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在此表示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中国核网或作者的明确授权和许可,任何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不得擅自转载。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