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今天,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外泄。6年之后,日本全国上下仍对福岛核电站束手无策。 当下,有众多的消息来源告诉我们日本各大城市和旅游胜地依旧岁月静好,而即使是311地震也已经被日本政府和媒体包装成凝聚人心的符号。但是,福岛那片土地本身却又究竟如何? 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的瞬间(图 / 军事中国) 6年前,住在福岛县浪江町的渡边先生收到避难通知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可能从此永远都回不到自己的家乡。 他只是模糊地知道自家20多公里以外的核电站出了些问题。既然来了避难通知,那就服从命令出去暂避好了。毕竟自家的房子、车子还有自己工作的公司都在这里,先避开一段时间总是可以回来的,他这样想。 就这样,渡边一家6口人加1条狗,去了东京附近的亲戚家避难。 2011年3月14日,一名疑似遭到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女孩隔着玻璃与自己的宠物狗打招呼(图 / 新华网) “毕竟没有直接受到海啸侵袭,应该不久就能回去了吧”,渡边夫人当时这样想。她完全没有意识到,接下来一家人的分离即将开始。 时至今日海啸所造成的损害已经开始被重建家园的努力逐渐抹平;而泄漏的核电站却犹如无法切除的肿瘤般,让有着重建家园之心的人们,只能收获深深的无力感。 2016年,福岛核电站员工在进行杂物清除工作(图 / imart) 当渡边一家幸运抽中家乡隔壁市的救灾住宅时,家人的分离就随之开始。因为有限的居住环境无法满足大家族的全部需求,渡边先生的母亲就选择继续留在了亲戚的家中。 上高中的大儿子因为原本的学校搬到了另外的市,也就不得不一个人在那边居住了。而无法饲养宠物的救灾住宅,也使得家中爱犬的去向成了难题,最后不得不暂时寄养在为受灾者代养宠物的支援机构当中。 很多灾民在撤离时不得不将家中的宠物留下 一年之后,渡边先生工作的公司终于放弃了回到原址重建的想法,正式转移到了200公里之外的地方。渡边先生于是也因此不得不单身赴任,远走他乡。 直到灾后两年零八个月,日本政府才承认有部分灾民无法返乡的事实,将辐射值达到50毫西弗/年以上的地区划定为“归返困难区域”,通过补偿等方式鼓励移居。直到这个时候渡边一家才发现,他们的家乡可能再也回不去了。政府清除辐射污染的工作虽然有在进行,但总是进展缓慢,看起来遥遥无期。 图为日本政府在归返困难区域边界放置的警示牌(图 / 新华社) 接下来的日子里,渡边家的大儿子考上了东京的大学,小儿子则升入了哥哥曾经就读的高中,也开始了一个人求学生活。当初寄养的爱犬,则早已不得不找人领养。曾经同处一个屋檐下的6人1狗,现在分别处于6个不同的地方。但没有一处,是曾经的家乡。 到了今年,渡边一家人终于可以回到自己曾经的家了。而回去还是不回,却成为了最艰难的问题。为了让灾民尽早返乡,日本政府以“特殊时期”的名义,把人体的辐射曝露最高剂量从1毫西弗/年提升到20毫西弗/年。这相当于把适用于从事核能工作人员的标准直接适用到灾区所有民众身上。辐射真的消除了么?家园真的可以回去了么?成为了包括渡边一家在内许多灾民们心头挥之不去的疑惑。 反对肆意提高辐射暴露最大剂量值的日本民众在街头抗议(图 / labornet japan) “就算是遭到些许辐射,我还是想回去”,渡边太太说。“毕竟房子、车子、还有曾经的生活都在那里。哪怕只是一刻,我也想早些回到原来的生活。”可是这一切,真的还可能么。渡边先生的公司依旧还在200公里之外,而这“些许的辐射”是否会伤害到家里的老人和还在上小学高年级的小女儿,更是令渡边夫人无法释怀。 而当年的邻居们还是不是会回来,则更加不可预测。日本媒体去年对于核灾灾民的调查显示,虽然有41%的被调查灾民表示如果家乡恢复原状会想搬回去,但还有38%的人说“家已经回不去了”。 当年的家乡,现在已经是何种光景?曾经整洁明亮的房间,现在已经落满尘土;曾经熙熙攘攘的街道,现在只剩下零星的动物经过;曾经为家人采买食物的超市,现在只有满地的破败与凌乱;曾经充满笑闹的学校,现在只剩下空荡荡的建筑;曾经与朋友欢聚的餐厅,装潢可能依旧,只是当年的光景却已经不再。时间仿佛在那一瞬间停止,却又将一切都无情的破坏……当初被迫背井离乡的人们,即使可以回到家园,却也无法真的安心住下。 “福岛灾民重返被摧毁的故乡假装正常生活”系列照(图 / 法国摄影师Carlos Ayesta、Guillaume B,摄于2016年) “回归往日生活”是像渡边一家一样的许多核灾幸存者的心声。可是对于受到福岛核电站泄漏影响的灾民们来说,实现这一看似简单的目标却谈何容易。灾后6年,福岛的故事没有结束,还在继续。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