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核燃料循环中,目前核能届一些学者提出“核公园(Nuclear Park)”构想,即在这个核工业园区内,由各种类型的反应堆扮演着不同角色,热中子反应堆主要用来发电,快中子反应堆主要用来增殖核燃料,充分利用核资源,ADS用来嬗变热中子反应堆卸出的乏废料,再结合乏燃料的分离技术,进到园区的是一般核燃料,出去的是人类生存需要的电力和少量的、达到地质处置要求的核废料。 由上看出,没有雷文提到的烧不干净的问题,由费用/风险分析的结论T-P技术是可行的,不同的反应堆有不同的用途,ADS则是专门焚烧MA的装置。 这里与上面说的乏燃料后处理争议是同一个问题。乏燃料后处理是一个漫长,昂贵,危险,得不偿失的过程。美国自1977年起就禁止了商业堆乏燃料后处理。纯理论分析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您说的美国A.G.Croff后来的研究显然没有能够说服美国自己。因为快堆离不开后处理,美国干脆一起将快堆项目也取消了。 (6)雷文对嬗变进行评述后 ,又对ADS的前途进行评述,给出了美国对ADS评估报告“白皮书”,各国的ADS发展情况,重点在批评我国不应有专门的ADS研究项目,并预期我国的ADS项目会失败的,雷的这部分结论是“风险最后都是国家承担。对于提倡的专家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最多一句科学允许失败。可是国家经不起太多的投资失败。” 首先雷文还是承认了“白皮书措辞和结论都偏向于推进ADS的研究”这个结论,ADS还是靠谱的,而不是雷教授耸人听闻的题目核能新技术ADS真的靠谱的疑问!以及对于提倡ADS研究的专家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指责!也承认各国都还在进行ADS研究。我国的ADS发展路线图与美国白皮书中是相符的,目前正处于前期阶段并逐渐走向示范阶段,至于雷教授评述“作为一个基础中子学研究装置,启明星2涉及的技术没有出现在ADS关键技术就绪程度评估表中。”我在前面谈到为什么要建启明星2号及其作用,应该回答了是否在评估表中,这里就不多费笔墨了。 参加评估会的都是跟ADS研究相关的专家,白皮书也是这些人起草的,措辞和结论偏向推进ADS研究是自然的,也是一种正常的正面态度。美国政府后面的决策才更严格,更实际。 我没有“批评我国不应有专门的ADS研究项目”。我批评的是以专家名义做出的不实营销宣传。美国评估过后,没有启动专门ADS项目,这是一个事实。说出这个事实不等于“批评我国不应有专门的ADS研究项目”。 “预期我国的ADS项目会失败的”,您是从哪里看到这句话的?我没有那么说过。我只说过风险很大。并且我还说了,“作为第一目标的ADS示范装置,要实现技术上并没有太多困难,只是多项技术的可靠性需要验证。” (7)雷文对ADS的前途进行评述后 ,后面又一次对ADS进行责难:即“其实,即使ADS项目能够克服众多的技术障碍,如期建成,方案本身仍有大量问题很难解决,或者不能接受” 雷教授认为即使ADS建成,又分别提出9个问题很难解决,或者不能接受,即ADS的燃耗问题、一回路放射性问题、更复杂的核反应问题、功率密度问题、衰变余热问题、基础研究缺乏问题、经济性问题、烧不干净问题、靶的问题等进行了评述。下面对雷的问题进行一些讨论,在前面我已经声明过,自己本人才疏学浅,不能对雷教授的问题一一细说,有些也是一知半解,好在雷教授对原子能研究院有由于继承了过去的管理体制,原子能院国际交流很不方便,可以理解这样的话,我也就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关于燃耗问题,燃耗深与浅基本与反应堆的堆型无关,影响燃耗的主要原因是燃料包壳的腐蚀问题,与k无关,也不是雷教授看似很专业的解释,所以关于ADS燃耗很低不容易提高这个概念是错误的。至于雷教授提出的“ADS k从0.98降到0.95,反应堆的功率将降低到原来的40%。这时候燃料的燃耗只有约3%,”这个观点从数字计算没有错,但ADS并不是这样运行的,至于采取什么措施在k降低时怎样保存功率不变,也不是雷教授所想象的非得用离子束流来补偿由于k的降低维持功率不变的技术。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