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3日至14日,“第五届中国核电信息技术高峰论坛(NITF2017)”由上海英致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主办,作为专注于核电信息化的论坛,NITF2017聚集了来自国际原子能机构、核电监管机构、研发单位、设计院、工程公司、施工与安装公司、核电业主、科研院所以及供应商共计40余位权威发言嘉宾及190余位专家代表出席。中国核网作为合作媒体受邀参加了此次峰会,这次核电信息高峰论坛关注的内容有哪些?小编带你看看峰会亮点内容。 ▲部分与会嘉宾代表合影 发展核电是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十三五规划”更是提出了要“安全高效发展核电”,为了保证核电的安全性,同时降低核电站的设计、建设、运营等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核电信息化在当前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在本届大会上,来自国际原子能机构、环保部、中核、中广核、中科院核能安全研究所等几家单位就核电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一体化平台探索、核电站数字化设计和智能工程建设、核电建设智慧运维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亮点一 提出核能行业知识管理高层次组织管理应对策略 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核电企业技术要求高、行业标准、规则等文档数量多,同时行业内外的经验反馈对核电的发展都是重要的资源和财富。国际原子能机构核能司计划、信息和知识管理处黄玮处长就核能行业知识管理面临的复杂性、长期性和专业性等现状做了介绍,并提出一种高层次的组织管理应对策略。 ▲黄玮处长做大会报告 亮点二 中核核电标准化信息系统建设成果显著 秦山核电基地是我国大陆核电发展的发源地,是世界核电机组数量最多,也是我国运行装机容量最大、核电机组堆型最丰富的核电基地。中核核电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工/首席信息官伍吉泽以秦山核电的改革调整为例,介绍了核电标准化信息系统建设的历程及展望。据介绍,改革前,秦山信息系统多达180多个,同一功能信息系统多达5套。为提高业务标准化,公司采取“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分布实施”措施,通过标准化IT系统建设推进业务标准化,2017年1月完成管理模式切换,开始一体化管理,目前正处成果巩固阶段。 ▲伍吉泽副总工做大会报告 亮点三 广核建设以WBS为核心的协同、信息化办公解决方案 来自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的孙奇经理贡献了中广核集团在企业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进展报告。工程企业总是面临着相似的困境:业务协同壁垒、管控各自为政。为优化企业管理效率、减轻员工非业务工作压力,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实践了“以WBS为核心的协同、信息化办公解决方案”,以WBS、WP为核心,按照“结构化-逻辑化-电子网络化”三步迭代式推进,建立核电工程正向业务逻辑关系,同步搭建统一业务流程平台。目前该系统已正式应用于实际工程,实现业务全覆盖(NI、CI&BOP)、全周期(可研至联调)、全专业(工艺、力学、电仪等);使各业务充分尊重自身习惯与固有模式。 ▲孙奇经理做大会报告 亮点四 全国可靠性数据库平台已正式上线,具备基本的运行能力 来自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的李琰工程师代替安全中心信息化室卞玉芳主任报告了安全中心核电厂PSA设备可靠性数据库平台的建设情况。该平台由安全中心联合苏州热工院研发,旨在对我国在役运行核电站设备可靠性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设备可靠性数据由各核电站运营单位报送,安全中心同时负责数据的审核。最终的数据库信息也提供给相关高校及科研机构使用,同时作为经验反馈数据也共享给相关核电站运营单位。目前该系统已正式上线,具备基本的运行能力,相关功能正在完善中。 ▲李琰工程师做大会报告 亮点五 先进核能软件与自主化软件取得重大突破 传统核能发展面临着两大安全问题,即大规模放射性释放风险和高放核废料累积问题。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FDS团队提出了通往未来核安全之路的“四项革新”,即理念个性、技术革新、方法革新、措施革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革新型核能系统从源头上解决安全问题。该团队突破国际封锁发展了20余款自主化先进核能软件,已在国际上获得规模化应用。 ▲先进核能理论与软件研究报告 会议还就核电站数字化设计和智能工程建设、智慧运维、核电站网络信息安全、无线通信技术在核电行业的应用、云和大数据在核电行业的应用、核电站实物保护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展台交流 未来,核电站在设计和建设上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实现智慧运维是大势所趋。一方面核电企业需要加快核电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另一方面也需对核电站的信息安全做好充分的保障。因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经营理念和实践经验,通过贯穿核电站全生命周期覆盖的人、财、物的整合与标准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核电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营水平是未来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