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长达数十年的独立发展历程中,中核建不断深耕核岛市场,押宝四代高温堆。 “中核与中核建的合并就像是‘谈恋爱’,恋爱的过程可能是迅速闪婚,也可能是长达十年的爱情长跑,要看彼此的感情和运气。”刚刚履任中国核工业集团(以下简称“中核”)一把手未满百日的王寿君3月8日面对记者的连番发问,字字珠玑。 与此同时,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以下简称“中核建”)的处境则略显尴尬,自前任董事长王寿君履任中核后,一把手职位迄今空缺。 仅仅十天后,事态的发展更加明朗。 3月17日晚间,中核科技(000777)发布的一条有关中核集团和中核建集团筹划重组的公告随即引爆核电圈。 两天后,中国核电(601985)、中国核建(601611)两家上市公司也双双确认,称已收到通知,中核与中核建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重组方案未确定,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至此,国资委直管1号央企与2号央企正在合并重组的事实逐渐明晰,被舆论称为“中国神核”的新型巨无霸核企已然起航。 加之中国轻工集团整体并入保利集团的消息也被坐实,新一届“两会”仅仅闭幕一周,中央企业便接连放出“大招”。 诚然,央企重组有助于降低相关大型国企之间的恶性竞争,降低其内耗影响,增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筹码。 但作为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核工业体制改革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其复杂博弈的程度,即便资深从业人士也未必完全看清。 一向被视为“香饽饽”的中核建,此次缘何牵手核电老大中核集团?核电建安工程领域的霸主,未来的发展又将何去何从? 业绩压力 1999年,国防科技工业进行体制改革。为实现政企分开,建立适度的竞争机制,5个军工总公司被分为国防科技工业十大集团公司。核工业系统的二二、二三、二四等建设公司划分出来成立了中核建设集团公司。其余95%的业务由中核接管。 在国务院国资委102家央企名录中,它们的序号位列第一和第二。 “实际上,划分出来中核建设并没有与中核集团形成竞争关系。其主业一直是工程建设,其角色更多的是一个专业公司。”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事实上,除历史渊源、业务并无重叠之外,中核建的规模远不及中核。中核集团由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组成,中核建设仅有16家成员单位。 军工工程、核电工程及工业与民用工程的建设,是中核建最主要的三大业务。2015年三大板块业务收入分别占比为6.93%、27.92%和61.41%。 其中,在核电工程建设市场,中核建一家独大。尤其在核岛建设市场,拥有绝对主导优势。 “中核建具备同时承担40台核电机组的建造能力,并力争承担国内全部核电机组的核岛工程。”2016年5月,在即将上市的中国核建股份招股书中,“全部”二字,足以体现中核建对自身在核岛工程领域的自信和优势。 仅“十二五”期间,中核建承建的核电项目就涉及两国10省14个厂址,建造能力涉及M310、CANDU-6、VVER、AP1000、EPR、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低温核供热堆和钠冷快堆等多种不同堆型。 最新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全球核电机组在建63台,中核建承担27台,占比42.86%,共涉及包括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广东台山核电站、福建福清核电站、浙江三门核电站等11个核电站27台机组的核岛、部分常规岛工程建设。 “可以说,这是中核建一家的市场,因为他承建了我国全部在役核电站的核岛工程。”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玉明对此表示。 核电工程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核电站核岛、常规岛、BOP 工程及其它与核电站相关工程。常规岛和 BOP工程建设市场,由于工程难度和特殊性不及核岛建设,目前国内参与竞争的企业较多,市场竞争激烈。 但核岛的土建和安装工作,主要由中核建下属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公司、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公司、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公司、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公司、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公司5 家成员单位承担。 据悉,这5家企业也各有分工。其中,中核二三作为规模最大的核工程综合安装公司,基本承担了大多数核电站核岛的安装工作;中核五公司在原先核岛土建的基础上,安装业务也日趋成熟。其余,中核二二、中核二四及华兴公司则主要耕耘核岛土建市场。 “事实上,核电站一般由业主通过EPC总包的形式将工程总包给工程公司,由其全权负责设计、购买和建设,而建安部分仅是EPC总包的一小部分,中核建的角色也就仅相当于乙方的乙方了”,一位核电领域的资深人士向记者分析。 数据显示:仅2016年一年,上述5家成员单位合计中标包括福清核电5、6号机组,田湾核电5、6号机组,徐大堡核电1、2号机组,红沿河核电5、6号机组,防城港核电3、4号机组在内的5个核电项目核岛安装工程合同,以及田湾核电5、6号机组,徐大堡核电1、2号机组核岛土建施工合同,全年新签核电项目合同额同比增长110.37%。 然而,也应看到,即便是持续上涨的合同额,依然无法遮掩中核建连续数年的低迷业绩。 “中核建在行业里的价值在经济上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其盈利能力较低是国资委主导这桩合并的一个原因。”原核工业部常务副部长、现任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陈肇博说。 数据显示:2013年-2015年,中核建的净利润分别为7亿元、7.33亿元及9.13亿元。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其债务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核建(601611)最新公布的2016中报报告显示,其营业收入180.6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2亿元,比上年减少2.5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9.25亿元,比上年减少462.86%。报告期内,公司核电工程业务完成收入49.20亿元,同比下降7.98%,毛利率同比减少1.28个百分点。 当前,中核建承建的核电工程大部分已过施工高峰期或处于收尾阶段,受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影响,业务增量受限。同时,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建筑市场需求不足、竞争加剧等诸多困难,毛利有所下降。 此外,根据中国核建(601611)的招股书显示,2012年-2014年,合并报表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8.23%、87.29%和89.58。由于出于规模扩张所带来的的资金压力,已迫在眉睫。 “土建和安装的利润很薄,中核建每年的利润不到10亿。”一位在中核建工作数十年的行业人士向记者透漏,“中核建的状态就是苦苦挣扎,如果能与中核合并,俨然抱团取暖。” “竞争对手方面,包括广火、浙火、中建二局等单位都拿到了核岛的安装资质。阳江核电站的建设权就被广火拿走了。因此,原本拥有独家专营权的市场也在不断被挤压。”该知情人士分析说,“狼还没走,老虎又来了。”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