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的哈萨克斯坦之行日前圆满落下帷幕。2017年6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联合声明: “拓展和深化核能领域合作,推动和平利用核能领域的合作项目。” 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2017阿斯塔纳世博会上,中国两大核电巨头——中核集团和中广核均表示要参与开发哈萨克斯坦的铀矿和核电站市场。 哈萨克斯坦为何如此重要?两大核电巨头如何深耕中哈核燃料全产业链合作?哈萨克斯坦又有哪些诉求?中国核网特推出核电“一带一路专题”,与你一起漫谈核电“一带一路”合作共赢那些事。 丝绸经济带上的明珠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简称哈萨克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地理位置重要,不仅是古丝绸之路沿线上的重要国家,而且也是当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颗明珠。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正是在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首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 名副其实的“铀库” 哈萨克斯坦拥有世界铀矿资源的12%,其铀开采量居世界首位,全球十大铀矿场中哈萨克斯坦独占五个,在全球核市场中扮有重要的角色。但近年来,手握铀资源的哈萨克斯坦一直企望在核燃料全产业链即铀资源勘探与开发、核燃料加工与生产、核电站建设等实现突破。 特尔库特蒙库姆铀矿(Tortkuduk and Myunkum mines) 年产量:4322吨,该矿年产量占全球总量的8%,已连续五年产量超过3000吨,是全球最大的铀矿之一。 布德诺韦克奇2期铀矿(Budenovskoye 2 mine) 年产量:2081吨 年产量占全球的4% 南尹凯铀矿( South Inkai mine) 年产量:2002吨 尹凯铀矿(Inkai mine) 年产量:1922吨 该矿已探明储量为4560万磅。 中央姆库杜克铀矿(Central Mynkuduk mine) 年产量:1790吨 哈萨克斯坦的核燃料战略计划 哈萨克斯坦拥有制造核燃料芯块的大型工厂,其目标是最终销售增值燃料,而不仅仅是铀。据悉,在苏联时期,哈萨克斯坦已经具备核燃料全产业链,而如今仅剩部分产能,即天然铀开采,精炼(初级洗矿)和燃料芯块的生产。核燃料加工的其它环节在俄罗斯进行。因此,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工业公司(下称“哈原工”)实际只从事铀矿开采和铀精矿生产,上述业务占哈原工收入来源的70%。对核燃料循环前端而言,核燃料组件的附加值要远远大于天然铀,哈方希望能够涉足这一环节。因而,建立从铀矿开采、建造核电站,到废核燃料利用在内的核燃料生产垂直一体化综合体系,提高产品的最终价值是哈萨克斯坦最终的战略计划。 因全球铀矿的供应过剩,2017年年初,这个全球最大铀矿生产国哈萨克斯坦不得不宣布将其铀矿产量削减10%,这进一步削减了公司收入。 而中国一直是哈萨克斯坦核燃料突破口。由于核电作为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呈现蓬勃发展之势,而铀矿资源是发展核电的前提条件之一,铀资源的安全稳定供应将是中国核电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核领域合作方面,中哈两国有共同的战略需求,中国核企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也是由来已久。 《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其中提到了核电“十三五”规划目标,即“十三五”期间全国投产30GW、开工30GW以上,2020年装机达到58GW。 中哈核燃料合作之路 1.中核集团 中核是我国唯一拥有铀矿开采的核电业主。中核集团一方面发挥在地质勘探、矿山开采、选冶加工、科研开发、工程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等体系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探索海外铀资源的勘探开发。 目前,中核集团已与哈萨克斯坦建立了铀资源战略合作关系。2008年,中核国际与哈萨克斯坦原子能公司KazatomProm建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开采哈萨克斯坦北部的Zhalpak铀矿。 2.中广核集团 中广核从早年借助大亚湾核电基地成为核电业主之后,在铀的开采和加工领域,也在不断努力寻求突破。2008年11月,国务院批准授予中广核铀业核燃料进出口专营资质,使其成为国内第二家具有该资质的企业,借助这一资质,中广核通过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建设铀矿,大量的铀资源。2015年,中广核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广核已控制铀资源总量30.77万吨,可满足30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30年的换料需求。 目前,中广核集团已与哈萨克斯坦国建立了铀勘探开采业务的合作关系。2007年11月,中广核集团与哈萨克斯坦原子能公司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Seminzbai-U,参与Semizbai和Irkol两个项目。 两国合作简史 2006年,中广核开始与哈萨克斯坦开启合作模式 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2017阿斯塔纳世博会上,中国两大核电巨头——中核集团和中广核均表示要参与开发哈萨克斯坦的铀矿和核电站市场。 2007年5月,中广核与哈原工签署铀供应和燃料制造协议 2007年5月在铀的供应和燃料制造协议,并于2007年9月,同意中广核参与哈萨克铀矿联合开采和对哈原工投资。这是两家公司的重大战略布局,原哈原工成为中广核主要铀和核燃料供应商。 2008年10月,中广核和哈原工签署了进一步协议 2008年10月,双方签署了进一步协议,内容涉及铀矿开采合作、核反应堆核燃料制造、天然铀长期贸易、核能发电和核电设施建设。 2008年11月,中广核获得铀业核燃料进出口专营资质 2008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发布公告,授予中广核铀业核燃料进出口专营资质。这一资质意味着中广核铀业可以从海外进口天然铀和核燃料组件,世界头号铀矿生产国哈萨克斯坦成为其海外首个突破口。 2008年12月,中广核与哈原工成立了合资企业 中广核与哈原工于2008年12月成立了合伙企业,中方占比49%,共同开发分别位于哈国南部的伊尔科利铀矿和位于哈国北部的谢米兹拜伊铀矿,两矿合计可回收金属铀超过3万吨。哈原工是哈萨克斯坦从事核能原材料生产的大型国有企业,在全球天然铀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运营良好,被视为中哈两国企业间合作的典范。 2009年4月,伊尔科利铀矿正式开工 2009年4月,伊尔科利铀矿正式开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前往哈萨克斯坦为项目开工剪彩、揭牌。伊尔科利铀矿的开工,标志着两大企业的合作已进入实质运营阶段。 2011年2月,中核签署了合同,从哈萨克斯坦购买25000吨铀。 2014年中,哈原工发布数据显示哈萨克斯坦铀产量的55%出口到中国。 2014年12月14日,中广核与哈萨克斯坦企业正式签署关于扩大和深化核能领域互利合作的协议。 12月14日,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工业公司正式签署关于扩大和深化核能领域互利合作的协议。 2015年12月14日,中广核与哈萨克斯坦签署核燃料开发项目协议 12月14日,中哈在京签署了《关于在哈萨克斯坦设计和建设燃料组件制造厂和在哈萨克斯坦共同开发铀矿的商业协议》(下称商业协议),标志着中广核在哈萨克斯坦合资生产核燃料组件事宜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铀资源开发、核燃料生产、和平利用原子能及通过中国和哈萨克斯坦领土过境运输铀产品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另外,双方计划在哈萨克斯坦建立合资企业生产燃料组件。 2016年12月,中广核在哈萨克斯坦合资组件厂项目开工建设 2016年12月,组件厂项目已开工建设。作为组件厂合作的对价,哈原工将为中广核提供一个在运阶段的、储量不少于4万吨铀的新铀矿项目供合作开发。这个新铀矿项目资源规模大,品质良好,具有明显的生产成本优势。双方计划于2019年底签署铀矿股权买卖合同。 随着中哈两国在核能领域合作的逐步加深,尤其是联合声明中对核能合作进一步强调,中哈在核能领域互利共赢必将成为合作典范,可以预期未来两国在核能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加深。由于英国的示范作用,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龙一号也很感兴趣,华龙一号是否能够落地哈萨克斯坦,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 以上内容由中国核网整理,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未经中国核网的明确授权和许可,任何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不得擅自转载。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