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2017年《能源技术展望》报告发布会在上海举行,IEA中国合作部主任涂建军做了《能源技术展望2017》的主题演讲,涂建军表示,2015年至2020年,太阳能光伏和陆上风电发电量预计将分别增加2.5倍和1.7倍。但在水电、海上风电、太阳能光热、生物质能源、地热发电和海洋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方面略显不足,目前的趋势和政策并不足以实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球发电量37%的要求。 以下为ppt及演讲全文: 尊敬的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杨院长、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国际能源署,衷心感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能够和我们联合举办今天的IEA《能源技术展望2017》发布会,我个人也要特别感谢具体组织本次发布会的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所于宏源所长。 另外,我也要对各位参会人员尤其是今天的点评嘉宾能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今天的发布会表示由衷的感谢。 下面,我将具体介绍IEA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今天联合发布的《能源技术展望2017》报告。 首先,我想谈一谈全球能源行业大势: 不断有信号显示全球能源转型正在到来. 2016年,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全球新增电力需求的一半,而且核电的新增装机容量也达到了199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2016年,全球能源强度降低了2.1%,对化石燃料补贴的改革范围也在扩大。 技术进步也影响了对能源服务的需求,包括能源需求总量和不同能源种类的份额。如今,大部分主要制造商普遍都(向消费者)提供电动汽车,同时随着产量的提高电池成本不断降低,能量密度不断提高。 一直以来,能源行业被技术创新所深刻地改变,通过新的发现来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提供新的服务。 12亿人缺乏电力供应;27亿人缺乏清洁炊事燃料。所以说能源是几十亿人脱贫的关键,从根本上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息息相关 《巴黎协议》已被全球144个国家批准,这其中包括了大部分的IEA 成员国。这表明能源利益相关者新的期望,设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气候减排目标,这将深刻影响能源行业的发展路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能源相关的空气污染所带来的每年650万人的过早死亡,正对能源政策选择带来巨大的影响。 今天,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不断涌现的政治、经济和环境问题,能源行业正在经历一个历史性的转型,新的政策目标不断出现。 下一个能源技术革命很可能发生在系统整合领域。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已经在影响能源行业的商业环境。 2014年以来,虽然经济保持增长,但能源行业的CO2排放一直保持平稳。 2016年,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美国和中国的 CO2排放都在降低,欧洲则保持平稳,这抵消了其他大部分国家的增长。 技术在排放减少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美国,不断增加的页岩气供应和更有吸引力的可再生能源取代了煤炭。 在中国,虽然去年经济增长了6.7%,但排放依旧因为煤炭需求减少而降低了1%。背后的原因有好几个:可再生能源、核电和天然气在电力行业的份额不断提高;同时,为了应对大气污染,政府的政策导致工业和建筑行业发生了天然气对煤炭的替代,及国内经常提到的煤改气。 现在说碳排放是否已经达峰还言之过早,但为了实现气候变化目标,这种经济增长和排放“脱钩”的趋势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快。 本报告模拟了直到2060年的三种不同的情景。 参考情景(Reference Technology Scenario, RTS)考虑了世界各国当前和已经宣布的政策措施,包括《巴黎协议》中各国“国家自主贡献”中的承诺。在此情景下,到2100年全球平均温度将上升大约2.7摄氏度。 虽然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不相符,但与按照历史轨迹一切照旧的模式相比,参考情景(RTS)在环境可持续的角度看依然有很大的提高。 从参考情景(RTS)变为在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的2DS情景,意味着要减少累计CO2排放约760 Gt(7600亿吨)。 这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才能实现。按照国际能源署的研究,能效可以贡献其中40%的减排量,接着是可再生能源的35%,以及 CCS的14%. ETP 2017第一次考虑了如果我们把现有和正在研究的技术使用到极限的前提下,到底能够在2摄氏度目标之外带我们走多远(实现更低的温升目标)。 在B2DS情景下,2060年能源行业的净排放需要达到零,同时2100年全球平均温升为1.75摄氏度–这是《巴黎协议》目标范围的中值。 在这个激进的情景下,不同技术的贡献不同。能效继续挑大梁,贡献了34%的减排量;CCS的角色变重,达32%,这主要是因为需要CCS来实现工业部门的深度减排,并通过CCS与生物质能源一起使用来支持负排放。 B2DS情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如果实施的话能源行业会面对一个艰巨的挑战,需要全球减排行动的水平立即出现一种根本性转变的态势。 目前清洁能源技术进步的水平距离2DS情景的需要还差的很远,更不用说B2DS情景了。 有些技术在过去几年基本没有进步,甚至有些往错误的方向发展,比如燃煤发电技术,虽然超临界技术更高效,更经济,但依然有使用亚临界技术的情况。 有些技术有进步,但距离他们的潜力还很远。比如,2016年LED在居民照明灯具的比例有望从2015年的15%增长到30%,这令人鼓舞。但是在2DS情景中,照明,电气和建筑设备的电力消费需要从目前的每年增长3%下降到1.5%。 总体进展 IEA 的《追踪清洁能源技术进展》 (TCEP)报告每年都会评估最新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发展,跟踪总体进展,并对未来行动提出建议。今年的TCEP 报告显示,我们选择的26项清洁能源技术中,只有3项处在可以实现能源可持续转型的路径上。 15项技术只显示出一定的进步,8项完全没有按照目标进行,需要新的行动。 红色代表进度未按照目标实现: CCS 全球的CCS项目继续证明它在不同领域的可行性,但因为没有最终投资的决策,计划的项目实际上都停滞了。 为了实现2DS的目标,需要在2025年做到每年封存4亿吨CO2,这需要有针对性的政策刺激来推动大型CCS项目的实施。 更高效的燃煤发电 2015年,新增燃煤发电装机有30%采用低效的亚临界技术。 为了实现2DS目标,到2025年煤炭相关CO2排放必须每年降低大约3%,这主要通过淘汰最低效的技术,以及在2020年之后开始减少没有装备CCS的燃煤发电机组数量来实现。 生物质燃料 为了实现2DS目标,到2025年先进的生物质燃料产量需要扩大25倍。 许多先进生物质燃料的第一批商业化规模项目正在提高他们的产量,但是需要加快立法鼓励先进生物质燃料的发展和降低交通燃料的碳密度。 建筑 去年发展中国家在建筑能源标准上取得的进步是实现2DS目标的积极一步,但是依然有三分之二的国家没有实施强制的建筑能源标准。 橙色代表进展需要进一步改进: 核能 2016年核电装机增加了1000万千瓦(10 GW),是199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为了实现2DS目标,并抵消计划中退役的核电站和一些国家退出核电的政策,需要在2016年的基础上加倍,达到每年新增2000万千瓦。而且,2016年只有300万千瓦的新建项目开工,影响未来核电装机的增加。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