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们需要在这里敲响警钟: CCUS的应用太慢了,比需要的速度慢了很多。我们并不认为这是一个技术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政策和商业问题。 CCUS需要针对性的支持机制 –我们不能仅依靠碳价格来推动CCUS,一般来说单靠单一(政策)是不够的。 我们需要发展CO2运输网络,这使单个排放者得以利用商业运行的基础设施。政府可以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把利益相关方聚到一起。 需要储存的CO2数量凸显了寻找和开发储存地资源的重要性,推动在工业、燃料生产和电力部分推广碳捕集。 我们还要强调,CCUS为很多部门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对电力行业,可以在那些现代的,依然还有很长寿命的电厂的改造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然,电力行业还有其他选择,CCUS也不是水泥,钢铁和化工行业的必然选择。但是,这些行业的深度减排都将会需要CCUS。 2015年,清洁能源领域研究、开发和示范RD&D的投资是260亿美元。公共部门支出占78%,这其中包括了国企的支出。 2012年以来,全球清洁能源RD&D支出就基本上保持不变,虽然2015年是近四年最低的。 来自公司层面的数据显示,2016年私营部门的支出较2015年有一定的增长,但增幅很小。 国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全球公共和私营部门在所有技术研究和开发R&D支出是每年1.3万亿。 2016年全球研发支出前三位的IT公司是: Amazon, Google and Intel。美国之外研发支出最大的IT企业是韩国三星(第五)和中国华为(第六)。这些企业每家的研发支出都比最大的制药企业多。 22个签署了《创新使命》(Mission Innovation )的国家(加上欧盟)保证通过五年时间将清洁能源研发支出翻番。据他们估计,这些国家在基准年(2015年或2016年,根据国家不同而不同)的清洁能源研发总投入为150亿美元。 《创新使命》(Mission Innovation )国家和清洁能源部长会议(CEM)国家基本重合,除了俄罗斯,南非和西班牙是CEM成员,但不是《创新使命》国家;而荷兰则不是CEM成员国。国际能源署作为CEM秘书处所在的国际组织,期待《创新使命》能够推动全球清洁能源RD&D的持续增长。 现在,我想总结一下《能源技术展望2017》报告的几个主要结论: 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帮助下,全球能源行业发展的轨迹有产生积极变化的早期迹象,但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已经取得的进展与达到巴黎协定政策目标之间的差距还是过大; 能源行业的很多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考虑实施包含所有技术选项的综合性系统方案以加快能源转型的进度; 每个国家的国情都有所不同,国际能源署鼓励世界各国根据本国国情来确定自身的转型路径,并相应提高对研究、开发与示范(RD&D)和部署的支持力度; 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需要前所未有的技术政策和投资,而这仅仅只能保证2100年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1.75摄氏度左右;换句话来说,如果要实现巴黎协议更加雄心勃勃的1.5摄氏度温升控制目标,能源行业未来必须尽快能够看到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出现; 技术创新可以实现不同的政策目标,但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必须考虑技术的全生命周期,而国际合作这种方式对技术创新和政策之间的良性互动会有帮助。国际能源署作为一家正在积极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敞开大门的国际能源组织,愿意和国内各家部委、机构及专家学者通力合作,为中国的能源革命和能源转型添砖加瓦。 最后,再次感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国际能源署合办这次在北京之外的发布会,也感谢各位嘉宾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本次会议并发表精彩点评,也欢迎大家登陆国际能源署的官方网站www.iea.org,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能源统计数据等相关信息。 主讲嘉宾简介: 涂建军先生现任国际能源署中国合作部主任(常驻巴黎),并全面负责IEA的中国事务以及IEA中国联络办公室(北京)的管理,他还是加拿大工业能源数据分析中心的客座研究员。在加入国际能源署前,涂建军曾任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能源与气候项目主任暨资深研究员。2004到2011年期间,他是加拿大温哥华知名能源与气候政策咨询公司M.K. Jaccard and Associates的合伙人暨资深顾问。之前他还曾经担任中国最大液化气进口及销售公司华安液化石油气的海上作业主任,以及中国石化的项目经理及技术员。涂建军精于煤炭、石油、天然气及电力行业的战略规划和政策评估,并对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有深入研究。他和政府部门、能源工业、智库、学术界、媒体以及环保NGO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能源技术展望2017简介: 能源技术展望是国际能源署年度旗舰出版物。2017年度《能源技术展望》报告着重分析将能源部门纳入加快和大规模部署清洁能源技术的前景和潜力。 世界正在越来越接近能源系统历史性转型的迹象正在加倍。能源技术的提升持续的改变着能源部门,推动着商业模式、能源需求和供给模式以及监管需要的改变。此外,能源安全、空气质量、气候变化以及经济竞争力这些因素越来越多的被纳入能源部门的决策当中。能源技术展望2017中的分析致力于对这些趋势更好的理解,以及塑造未来能源安全和环境可持续的影响投资决策的技术进步。 《能源技术展望2017》分析了加快和扩大清洁能源技术部署的潜力。这是首次,能源技术展望在创新在推向所有行业最大实际限制的情景下,分析了清洁能源技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我们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报告显示,在该情景下,温室气体带来的升温水平与巴黎协定雄心范围中的一致。《能源技术展望2017》的分析表明,无论选择能源转型的具体路径如何,如果以系统协调的方式进行清洁能源技术的加速部署,就会带来多种经济、安全和其他共同效益。 《能源技术展望2017》还包括了国际能源署年度清洁能源进度报告,显示当前技术发展和部署只处于次优状态。今年研发的特别部分表明,政策在技术创新价值方面提供了明确的信号,进步已经很大,但许多技术领域依旧缺乏政治支持。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