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周期待多年的低浓铀银行揭牌日最终确定为8月29日,铀资源供应与获得将更有保障。经合组织与美国电力研究所在众多领域继续加强合作,开展核能研究;中国核电巨头——中核集团与中广核与哈萨克斯坦密切推进铀资源开发,初见规模。英国推出小型模块反应堆(SMR)研究计划将为英国带来4万个工作岗位,直接经济受益达到2390亿美元。西屋公司正式宣布推出EnCoreTM耐事故燃料,两个阶段的研发工作将为反应堆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芬兰EPR反应堆开始冷态测试,期待2018年的全面运行。福岛核电站将对3号机组首次采用机器人来调查燃料碎片的掉落情况,一切目的在于实现反应堆的安全报废;立陶宛伊格纳林纳核电站固体核废物处理设施开始进行热试,老核电站退役将更加安全可靠;比利时Tihange核电站2号机组和Doel核电站 3号机组反应堆容器经过再次鉴定后,认为制造缺陷没有扩大也没有增长的趋势,这对两座核电机组来说是一件好事情。 1. IAEA低浓铀银行即将揭牌 Yukiya Amano向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提交了低浓铀银行的介绍性声明 6月1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天野之弥向IAEA理事会汇报称,IAEA低浓铀储存设施(低浓铀银行)将于8月29日揭牌,并在2018年收到第一批铀。 低浓铀银行位于哈萨克斯坦奥斯克门的乌尔巴冶金厂,由IAEA所有并管理,低浓铀可储量达到90吨,欧盟、科威特、挪威、阿联酋、美国、核威胁倡议组织及哈萨克斯坦为该设施提供资金和实物支持。低浓铀银行是国际防核扩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设施能在IAEA成员国无法通过全球商业市场或其它途径获得低浓铀时为他们提供保障。 点评:酝酿已久的核能领域世界银行即将浮出水面! 2. 经合组织与美国电力研究所合作开展核研究 协议签署现场 经合组织(NEA)和美国电力研究所(EPRI)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以交换全球核研究经验。该谅解备忘录包括一份为期五年的协议,用以建立双方之间的对话,组织内各代表可以邀请委员会成员参加彼此的委员会议,并组织相应的联合活动、研讨会与培训活动。 联合申明称,该谅解备忘录的目的是“加深两组织之间对核能领域全球研究需求的理解,并对行业前景及监管与国家政策等进行探究”,合作涉及安全、辐射防护、技术发展、实际经验、经济分析及放射性废物管理等多个领域。 点评:世界合作,无坚不摧! 3.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密切推进铀资源开发 2017阿斯塔纳世博会6月10日~9月10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本届世博会首次由中亚国家举办,主题为“未来的能源”,核电成为本届世博会中国馆的重头戏。中国两大核电巨头——中核集团和中广核——均表示要参与开发哈萨克斯坦的铀矿和核电站市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沿线国家,哈萨克斯坦铀资源丰富,中方与哈萨克斯坦洽谈与合作涉及铀资源勘探与开发、核燃料加工与生产、核电站建设等全产业链。截止2017年5月31日,哈方已向中广核交付天然铀约1.6万吨铀。 点评:中国巨头携手,一带一路点亮未来能源之路! 4. 英国推出小型模块反应堆计划 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技术与工程总监John Molyneux在欧洲青年核发展论坛演讲时,推出了该公司新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的设计理念与发展规划。该设计采用紧密耦合的四回路压水堆,冷却剂和慢化剂为轻水,蒸发器单独布置并于反应堆紧凑布置,总输出电功率超出常规SMR300MWe的标准,达到了450 MWe。 John Molyneux称市场主要来自于英国本地,将部署超过7GWe的小型机组,并于俄罗斯、美国的制造商产生激烈竞争。如果英国再次成为反应堆供应商,将在未来20年内创造超过4万个工作岗位,英国直接经济受益达到2390亿美元。 点评:核能让人类生活更美好! 5. 西屋正式推出EnCoreTM 燃料 燃料组件原型 6月13日,西屋公司正式宣布推出EnCoreTM耐事故燃料。EnCore 燃料安全性更好,铀使用效率更高,能为核燃料客户提供预计高达数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该燃料的研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芯块密度与热导率更高,有覆层包壳的硅化铀芯块,带有覆层的包壳氧化和吸氢较少,在失冷事故(LOCA)、反应性事故(RIA)和超出设计基准的条件下,可以长时间暴露于高温蒸汽和空气(1300°C~1400°C)中。 第二个阶段采用碳化硅包壳,熔点达到2800°C以上,超出反应堆设计基准的事故情况下,产生的热量和氢气极少,可为反应堆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 点评:西屋巨头,虽然大伤元气,实力不减当年! 6. 芬兰EPR反应堆开始冷态测试 Olkiluoto核电站 EPR 6月12日,芬兰Teollisuuden Voima Oyj (TVO)电力公司宣布,奥尔基洛托核电站首个欧洲压水反应堆(EPR)开始进行冷态测试。该反应堆预计2018年底可投入运行。 冷态测试是确认对安全至关重要的组件和系统是否安装正确、是否做好在寒冷条件下运行的准备。这些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一回路的密封性。测试将历时4周,在此期间将在不同压力水平下测试数十次。 冷态测试完毕后将于9月进行热态测试,若一切顺利,该电站3号机组将于2018年初达到获取许可证的要求,并于2018年年底实现正式发电。 点评:期待芬兰的2018! 7. 福岛核电站首次采用机器人调查燃料碎片情况 机器人探测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计划于7月采用摄像头机器人对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反应堆安全壳底部进行熔落核燃料调查。3号机组污染水深达6m,取出核燃料碎片被公认为是反应堆报废工作中最大难关。本次为对核燃料碎片的首次调查,目的是对熔落位置以及周围建筑物的状况进行把握,所采用机器人长达30cm,配有摄像头及灯,此前对1、2号机组进行的调查尚未发现燃料碎片。 点评:机器人技术,实现我们那些办不到的艰难险阻! 8. 立陶宛固体核废物处理设施开始热试 伊格纳林纳核电站的固体放射性废物管理和储存设施 立陶宛伊格纳林纳核电站退役进程正式开始,6月7日开始用放射性材料对固体核废物管理和贮存设施进行热试。SWMSF B2/3/4项目旨在为伊格纳林纳核电站提供回取、表征、分类、运输、包装和贮存在运行及退役过程中积累的短寿命和长寿命固体放射性废物的手段。由德国Nukem技术公司建造的设施费用高达2亿欧元,预计乏燃料将储存于190个储桶中,共计17000根燃料棒将在设施中存放长达50年。 点评:辉煌褪去,和伊格纳林纳核电站说“再见”! 9. 比利时反应堆容器鉴定显示没有新的夹杂物 比利时 Tihange 核电站 比利时的Tihange核电站2号机组和Doel 核电站3号机组反应堆容器内没有发现新的所谓“氢”薄片,这项鉴定是基于2014进行反应堆安全壳检查发现问题后的对比检查,比利时国家核监管机构表示,以前检测到的雪花状杂物也没有增长。 由于超声波检测显示反应堆容器可能出现了裂缝,Tihange 2和Doel 3于2012年被迫下线。进一步的检查结果显示,该缺陷是在制造过程中引入,联邦核控制机构(FANC)在2013年5月允许伊电贝尔重新启动该装置,并要求进行进一步的测试,以评估这些碎片的效果。 点评:两份报告能否验证更加安全? 参考来源 http://www.world-nuclear-news.org http://www.engie.com/ http://www.ebrd.com/home http://www.iae.lt/ http://www.tvo.fi/ http://www.rolls-royce.com/ http://www.westinghousenuclear.com/ http://www.iaea.org/ http://www.sckcen.be/ http://www.oecd-nea.org/ 上期: 声明 以上内容由中国核网整理,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未经中国核网的明确授权和许可,任何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不得擅自转载。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