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报道 日本《每日新闻》9月12日刊登美国前朝鲜问题特使狄长礼的《谈判是中止核试验的条件》一文称,仅在今年,朝鲜已经进行了近20次导弹试射,还强行实施了核试验。经过反复试验,其技术实力已经取得提升,距离核武器小型化、洲际导弹研发工作完成也已经是咫尺之遥。 文章称,或许美国应该认识到,这一局面到来的时间将比预想中快,也就是一两年后,重要的是让试验停下来,必须让朝鲜回到谈判桌。 2003年4月,在中国的斡旋下,美中朝三方磋商在北京启动。同年8月,日本、韩国、俄罗斯也加入进来,形成了六方会谈机制,并于2005年9月发表了9·19共同声明。作为对朝鲜弃核的补偿,声明中加入了对其实施经济援助、实现邦交正常化、在东北亚安全保障领域寻求合作等内容,而且这一声明至今依然有效。 美国国务卿蒂勒森明确表示“有进行谈判的准备”,无意推翻朝鲜政权,也无意对其实施侵略,对朝鲜寻求的体制保证作出了承诺。但他也表示,在朝鲜仍然反复进行核试验和导弹试射的情况下无法展开谈判。 文章称,这是有道理的,美国的终极目标必须是让朝鲜以可验证的、不可逆的方式放弃核与导弹计划。理由不言自明,一旦承认朝鲜拥核,日本、韩国等就会发生“核多米诺现象”。军备竞赛将不止局限在亚洲,还会波及中东。朝鲜还可能将核武器与相关技术转让给那些问题国家或者恐怖分子。 去年10月,狄长礼在马来西亚与朝鲜副外相韩成烈有过对话。韩成烈要求(美方)确保朝方现行体制,认为美韩联合军演旨在颠覆金正恩政权。他说,研发核武器为的就是防止政权遭到颠覆,他呼吁美方承认朝鲜为拥核国家,(朝鲜)希望的是像巴基斯坦那样获得作为拥核国家的默许。 文章称,但是朝鲜不同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它正在用核武器和导弹威胁美国以及日韩等美国同盟国的安全,美国永远也不能承认朝鲜拥核,朝鲜所谓“拥有核武器即拥有威慑力”的主张有什么意义呢?有了核武器其体制就得到保证了?并非如此。紧张态势将会继续,有可能爆发军事冲突的局面也将继续,朝鲜的安全环境会因为拥核而恶化。可以说,这种行为将2500万朝鲜人民置于危险之中。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