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承建国内外共24台机组并网发电,最高峰同时承建35台机组的建造任务,随着一项项重大工程重大节点优质高效完成、股份成功上市、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产研结合稳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富有成效、战略转型与时俱进、改革发展不断深化……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核建集团”)核电建造全球领先能力正得到持续提升,“中国核建”已成为国际一流核电建造的品牌。 改革深化 活力激发 作为全球唯一一家30余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的企业,中国核建集团承担着我国大陆所有在建在运核电站核岛的建造任务,具备多种不同堆型核电站的建造能力,承建的我国出口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一期工程4台机组已经全面建成投运。长期合作的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多家国际知名企业认为,中国核建集团核电工程建设能力和技术水平已完全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国际领先的核电建造企业。 五年来,中国核建集团立足“以核为本,两业并重,适度多元”的发展方针,贯彻“安全立命、质量立身、技术立本、成本立业”的核电发展理念,推进核电建设一体化管理,形成了国际先进的“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核电工程管理模式,适应了我国核电多项目群堆建造的发展需求,积累了具有国际先进管理与施工水平的核电建造经验,培育了一支技术精湛、管理领先的核电建造、核能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优秀团队。 变则通,通则久。十八大以来,中国核建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深化改革精神,全面推进改革,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完善深化改革顶层设计与配套衔接、探索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战略转型等改革措施,砥砺前行,激发持续发展的活力。 实现“一业为主”到“两业并重”的战略转型。“十二五”期间,中国核建集团党组高瞻远瞩,结合实际决定以“七个转型”战略为改革发展主线,提出“以核为本、两业并重、适度多元”的战略发展方针,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2014年,集团公司顺利收购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实现了从建筑业“一业为主”向建筑业和清洁能源“两业并重”的战略转型。 完善顶层设计多层次全覆盖。中国核建集团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国企改革精神,完善深化改革顶层设计与配套衔接。研究制定深化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改革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推出42项具体举措;在年度成员单位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中设置深化改革专项指标,发布《深化改革考核管理办法》,有力有序统筹推进深化改革措施落地。 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绩凸显。中国核建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以点带面,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宜混则混,从集团公司层面到项目层面实现共同推进。2016年底,集团公司被列入国家首批混改试点。2017年,中核投资所属的中核新能源公司采取“综合评议+竞价”的方式,引进资金12亿元,非国有资本持股比例近50%;新华水力发电公司所属江河机电实现了新三板上市,成为中国核建体系内第一家实现核心员工持股并完成股份制改造的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三级子公司中核晶环在产权混合基础上,向经理层充分授权,实施“契约化经营管理及职业经理人制度”,深度激发经理层活力。 成为A股市场第一家核电建设上市企业。推进股份公司上市是中国核建集团近几年的重要任务之一。8年艰辛,有志者事竟成,2016年6月6日,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A股市场,发行5.25亿股流通股票,资本市场反映热烈,给出了较好的评价和较高的估值。这是集团公司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股份公司成功登陆A股市场,有效提升和改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结构,在提升品牌价值和社会知名度的同时,也规范公司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给广大投资者以满意的回报。 人才支撑助推新发展。五年来,中国核建集团通过加大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力度,进一步塑造了强大的组织能力,人员总量稳步增长,队伍结构渐趋合理,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后备干部管理更加规范,干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干部培养使用方式更加多样,干部职工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员工收入逐步增长。2013年,该集团首次组织包括总部部门正职和成员单位总经理在内的34个中高级管理岗位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规模大、范围广、层次高,引来一批系统外的优秀人才加盟。近两年来,该集团还组织6位成员单位总经理公开招聘工作。同时,组建集团管理学院,初步构建了集团公司“三层六线”的教育培训体系;组建核电建造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三大培训基地;创新机制、考核评价双向行,为集团公司改革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