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海阳具备装料条件 在此背景下,何睿泽随商贸团访华,被业内寄予了很高预期。在当天的采访中,何睿泽在面对《财经》记者是否在访问期间推动装料的提问时颇为谨慎。 何睿泽表示,此次商贸团交流过程中,我本人与各方都讨论过装料这件事,但西屋角度有所不同,我们非常尊重并赞许中国监管当局对安全和质量的高度要求,所以西屋会配合相关部门的评审工作。 何睿泽介绍,经过与各方沟通,西屋公司认为三门和海阳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随时可以开始装料。何睿泽还透露,三门、海阳首堆的进一步评审工作现已完成,目前正在等待最终的装料前评审报告,以及监管当局和中央政府的最终决定。 截至目前,三门1号机组尚未获得装料许可证。 此行并无新订单 美国当地时间11月9日,美国商务部部长Wilbur Ross宣布,在商务部促进下,中美双方企业签署了价值2525亿美元的订单。 美国商务部官网列出所有相关订单签署的企业,西屋公司亦位列其中。根据商务部的信息,西屋公司与国家核电(SNPTC)及其子公司国核工程公司(SNPEC)、国核自仪(SNPAS)签署了订单,涉及6个待建的AP1000机组,分别是海阳3、4号机组,三门3、4号机组和陆丰1、2号机组。 这一信息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在当天的采访中,包括《财经》在内的多家媒体亦就新订单信息反复询问,何睿泽对此做出了澄清。 ▲西屋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何睿泽在回答《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西屋公司与中方合作伙伴已经签署了若干个商务合同,正在执行中,此外,西屋正与中方共同来商榷未来合作意向,部分合同正处在谈判阶段。 何睿泽还明确表示,目前对外宣布的2535亿美元的合同中,不包括西屋公司的合同。西屋亚洲区总裁刘信刚进一步解释道,美商务部列举关于西公司的合同,是目前正在执行的合同,这些早在此次商贸团之行之前就已签订,但这些合同并不是商务部宣布的2500多亿中的一部分,现在有新的合同正在谈判。 据《财经》记者多方了解,美国商务部所列西屋公司的订单,事实上早在2015年3月就已签订。西屋公司所签署的订单,正是向后续6个AP1000机组供应仪控系统的订单。 根据美国商务部信息,签署订单的中方公司为国家核电及其子公司国核工程与国核自仪器,在项目中,国核工程公司为大部分所列后续AP1000项目的核岛总包方,而国核自仪为国核旗下核电仪控系统供应商。 仪控系统是核电核心设备中,较晚实现国产化的关键零部件,在中国核电发展历史上,仪控系统长期依靠海外供应。目前,仅有中广核旗下的广利核生产的数字仪控系统实现了在国内核电站上的供货。不过,中核依靠旗下核动力院与中核控制在自主开发“龙鳞”系统,国家核电则与洛克希德·马丁合作开发NuPAC平台,试图在未来实现自主供应。 这些合同金额并未公布,一位了解核电仪控市场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此前国外供应商供应国内二代加核电站,一套系统两台机组的价格约为20多亿人民币。 仍将加码中国市场 在AP1000项目进展受阻,后续项目获批仍待三门1号首堆商运的背景下,国内的竞争者已经逐渐追上步伐,此前高层招标定下来的AP1000路线,正在逐渐受到挑战。 2015年,中核、中广核合作开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获批,当年5月及12月,采用华龙一号的中核福清5、6号机组,中广核防城港3、4号机组分别获批动工。 ▲华龙一号示范机组防城港核电 同年,国家核电与中电投完成重组,合并为国家电投。至此,国内三大核电巨头都兼具业主及工程设计方的角色,AP1000的市场前景被业内视作受其影响。此前中核、中广核计划采用AP1000技术的漳州、惠州项目,都将调整至华龙一号技术。除了已经前期工作比较充分的三门二期、陆丰一期等项目外,后续非国家电投控股开发的厂址,AP1000的市场前景并不乐观。 在此背景下,AP1000的主要市场将聚焦于国家电投控股开发的厂址。然而,由于当初招标要求技术转让,国家核电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已经完成了AP1000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并推出了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型号CAP1400。后续AP/CAP技术路线的机组,西屋的份额将弱于在三门、海阳一期项目中的角色。 对于华龙一号的挑战及未来中国市场战略,何睿泽在回应《财经》记者提问时仍充满信心,他表示,我们知道中国在发展华龙,但我对我们的技术很有信心,我们的技术是最好的技术。我们不害怕竞争,在美国、欧洲,西屋都面临许多竞争,我们准备好了。 何睿泽还表示,西屋在上海办公室已经有140余位工程师,随着新合同的落实,计划部署更多人员。同时,西屋还将努力在中国核电其他市场增加存在感,比如为二代加核电机组提供服务。 无论未来如何,对当前的西屋来说,当务之急仍然是三门、海阳项目的进展,这一切,都在等待监管部门与高层的决策结果。
原标题:西屋中国核电挑战:三门、海阳项目进展缓慢,暂无新签订单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