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当地时间11月21日,中核集团董事长王寿君与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纳伊姆签署恰希玛核电5号机组(简称C-5项目)商务合同。按照约定,中核集团将以华龙一号技术在巴基斯坦恰希玛建造1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这是我国华龙一号成功“走出去”的第3台核电机组,是我国向巴基斯坦出口的第7台核电机组。这是今年中国核电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喜讯。 中国驻巴大使馆经参处参赞王志华和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李晓明出席签约活动。 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是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标志性工程,也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核电主力机型。目前,中核集团海内外4台在建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的建设均进展顺利,是全球唯一按照进度计划建设的三代压水堆核电项目。 截至目前,中核集团与巴原委会合作建设的核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463万千瓦,已成功建成了4台核电机组,在运装机容量超过130万千瓦,有效缓解了巴基斯坦电力紧缺,推动了巴基斯坦国家经济建设,提升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巴基斯坦C-5项目由中核集团中原公司总承包建设。 【延伸阅读】关于华龙一号 作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主打品牌,在设计创新方面,“华龙一号”提出“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采用177个燃料组件的反应堆堆芯、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统、单堆布置、双层安全壳,全面平衡贯彻了“纵深防御”的设计原则,设置了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其安全指标和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 华龙一号凝聚了中国核电建设者的智慧和心血,实现了先进性和成熟性的统一、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平衡、能动与非能动的结合,具备国际竞争比较优势,有望短时间内填补中国国内技术空白,具备参与国际竞标条件。 先进性和成熟性的统一 华龙一号以“177组燃料组件堆芯”、“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统”和“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措施”为主要技术特征,采用世界最高安全要求和最新技术标准,满足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要求,满足美国、欧洲三代技术标准,充分利用我国近30年来核电站设计、建设、运营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技术和人才优势;充分借鉴了包括AP1000、EPR在内的先进核电技术;充分考虑了福岛核事故后国内外的经验反馈,全面落实了核安全监管要求;充分依托业已成熟的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体系和能力,采用经验证的成熟技术,实现了集成创新。 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平衡 华龙一号从顶层设计出发,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提高安全性的措施,满足中国政府对“十三五”及以后新建核电机组“从设计上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的2020年远景目标,完全具备应对类似福岛核事故极端工况的能力;华龙一号首台套国产化率即可达到85%,经济性与当前国际订单最多的俄罗斯核电技术产品相比有竞争力,与当前三代主流机型相比具有明显的经济竞争力。 能动和非能动的结合 华龙一号在能动安全的基础上采取了有效的非能动安全措施,以可有效应对动力源丧失的非能动安全系统作为经过工程验证、高效、成熟、可靠的能动安全系统的补充,提供了多样化的手段满足安全要求,,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 满足72小时电厂自治要求 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配置有三个冷却水箱,共三千吨左右的水装量,作为严重事故后安全壳内释热的最终热阱。在安全壳内设置12个换热器,换热面积共一千多平方米。 蒸汽发生器二次侧非能动排热系统与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共用一个换热水箱,并在水箱内设置管壳式换热器。 应急堆芯冷却系统还设置了非能动安全注入水箱。当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压力降到低于一定值时,安全注入水箱自动向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注入含硼水以保证堆芯的冷却。 作为应急堆芯冷却系统的纵深防御补充手段,非能动堆腔注水系统配置了一个堆腔注水冷却水箱,水箱装有2200多吨水,在发生严重事故时通过向堆腔注入冷却水,冷却压力容器外表面来导出堆芯衰变热。 非能动安全壳消氢系统有几十台非能动氢气复合器,一旦发生事故,可以通过催化剂限制安全壳内的氢气浓度在燃烧和爆炸限值以下。 由于这些安全系统的非能动设计理念及配备的高位换热水箱,华龙一号机组可以满足事故后72小时不干预原则,非能动安全系统在设计基准事故或超设计基准事故甚至严重事故时会自动投入运行,分别执行预防堆芯熔毁、堆芯融毁后保证压力容器的完整性、提供蒸发器二次侧冷却、保证安全壳不超温超压、消除氢气爆燃及爆炸风险等安全功能。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