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中国首创、世界领先的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完成鉴定

发布时间:2017-11-22 14:13    来自: 中广核

1121日,“中广核技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科技成果发布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浙江金华举行。在发布会上,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中广核技,证券代码:000881.SZ)与清华大学联合宣布:“中国首创、世界领先”的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已拿到科技成果鉴定证书,正式通过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在发布会上,中广核技还与清华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联合成立“电子束及环境技术应用联合研究中心”,共同推动中国电子束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推广等工作;另外,中广核技还与恒昌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恒昌集团)就印染废水处理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电子束技术首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应用。

  “这意味着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臻于成熟,具备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条件,标志着我国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实现了历史性重大突破,是中国乃至世界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一次技术飞跃。”中广核技董事长张剑锋在发布会上介绍,中广核技已陆续开展电子束辐照技术研究、废水处理工艺革新、关键装备制造、技术规范编制等相关工作,并建立了国内首个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示范项目。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建龙介绍,实验研究证明,该技术广泛适用于印染、造纸、化工、制药等各行业废水处理,以及水质复杂的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并可用于医疗废弃物、抗生素菌渣等特殊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理。随着技术改进和综合解决方案的研发,未来还可应用于污水中无机重金属离子的去除,以及固体污泥、工业废气、环境突发应急、医用污水、废渣处理等领域。

  张剑锋介绍,位于浙江金华的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示范项目,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在运行的同类装置,在经济性方面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其原处理工艺是在生化处理后,出水采用混凝沉淀加臭氧氧化,只能达到接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纳管标准。如今,采用电子束辐照加混凝沉淀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能够达到直接排放标准要求。“如实现直接排放,与原工艺相比较,每吨废水处理费用可节省约1.4元。按照每天处理10000吨计算,设备运行一年可节约近500万元。同时,印染废水经过电子束辐照深度处理后,还能实现部分回用,提高经济效益。”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表示,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结合生物处理工艺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难降解废水和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方面,将推动中国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向更高的标准和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中国广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庞松涛在发布会致辞中表示,中国广核集团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集团”,而核技术应用作为中国广核集团重要战略性业务,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是近期获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科技成果之一。未来,中国广核集团将通过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等先进手段,助推建设“美丽中国”。

  “中国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第一股”中广核技以“混改”为突破口和着力点,结合国企的资源优势及民企的市场化活力,以战略并购的方式实现产业布局和价值链快速延伸,一跃发展成为国内核技术应用领域的龙头企业,并于201722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重组上市。目前,中广核技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电子加速器制造商、领先的电子束辐照加工运营商、领先的改性高分子材料生产商,并已在核医学、核仪器仪表及辐照新应用等领域积极布局。

 

上一篇:刘华会见阿根廷核监管局局长下一篇:国家电投携手360企业安全集团共建国家级大数据安全研究中心

推荐阅读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8月22日,中核二三召开干部任职宣布大会,公司党委书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8月15日,烟台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山东海阳辛安核电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2024年8月1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中核集团人事密集调整!涉及江苏核电等!
中核集团人事密集调整!涉及江苏核电等!
宋克祥任中核医疗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原总经理邓东被查!
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原总经理邓东被查!
8月12日,“廉洁南昌”发布消息称,中国广核新能源控
精彩图片
  •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