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打造核电工程生态圈 在中广核及其他核电产业链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国内核电建设的设备国产化率持续提升。从红沿河1号机组的75%,提升至“华龙一号”示范工程防城港二期的86.7%。 值得一提的是,华龙一号示范项目——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二期核岛和常规岛主设备全面立足国内采购,核级泵100%实现国产化,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仪控“和睦系统”,“神经中枢”也实现中国制造。关键材料、核心技术的全面自主化、国产化,将带动产业链共同“走出去”,促进高端产能输出。 曾几何时,我国的设备制造企业仅仅只能制造核电站小部分的设备,而今却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并可实现核心设备全部国产化。我国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发展速度可见一斑。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映坚表示,中广核依托20台CPR1000在建机组逾2000亿的设备总投资市场,带动了整个产业链企业共同发展。通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自主创新和大规模技术改造,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电装备制造基地,掌握了核岛和常规岛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核心技术。目前,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作为牵头企业,联合87家核心企业成立核电设备研发中心,共享资源共同进步,带动5400家供应商,打造核电工程生态圈,推进核电产业链发展。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