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何梁何利基金杰出获奖科学家科技成就报告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大会由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秘书长段瑞春主持,何梁何利基金信托委员会主席朱丽兰、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田玉龙出席报告会并致辞。中核集团总工程师雷增光出席报告会。 光荣的使命、国家的责任和追求科学的梦想。这是这次报告会的主题,也是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两位获奖者——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和9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毕生的践行。田玉龙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国防科技工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作要敏锐抓住国防创新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要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要营造国防科技、创新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他勉励新一代国防科技工作者继续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以光荣、责任、梦想为激励,为国防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老爸说,他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心未变,情未了,老爸始终和他最钟爱的核事业联系在一起。”核工业老领导、中核集团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让女儿彭洁转达了他对核动力事业的热爱与牵挂、以及对新一代国防科技工作者的嘱托与期望。 彭士禄是中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是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被人们尊称为“中国核动力的垦荒牛”。报告会现场,来自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的两位新一代核动力事业工作者作为中核集团彭士禄院士宣讲团代表,向观众细细讲述了彭老为中国核动力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一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宣讲团成员也报告了黄旭华的事迹。 “了解得越多、就更加为彭老永远谦逊、永怀感恩之心的情操与人格魅力所折服。希望能够讲好彭老的故事,把彭老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由核动力院党委宣传部选派的宣讲代表是两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宣讲中,他们饱含深情、娓娓道来;舞台下,说起彭老,他们心潮澎湃,钦佩与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参加报告会的观众们也为他们的激情所感染、为彭老的故事所动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听到年近93岁的彭老的三个愿望——“一盼祖国早日拥有更强大的核潜艇力量:二盼祖国早日成为核电强国;三盼祖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圆了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中国梦”时,深吸了一口气,郑重地写下了“不负芳华,勇攀高峰”一句,轻声告诉记者,“彭老的故事具有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鞭策着自己要从现在做起,为国防科技事业添砖加瓦。” 报告继续,感动在讲述中传递,前辈们的光荣、责任与梦想为新一代国防科技工作者所传承。本次报告由何梁何利基金、国防科工局共同主办,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联合承办。中核集团科技与信息化部、中核建科技质量信息化部、中国核建研究院参加报告会,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电工程公司一线科研人员聆听了报告。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