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标之后是中方与西屋公司漫长而又艰辛的商务谈判,最后定下来的具体合作方案如下: 土建安装由中方负责,为吸取模块化施工经验,中方同意聘请一批美方专家,组建联合项目管理机构。 设备供应方面,中方只采购2套主设备(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等),其余2套由中方按照美方转让的技术在中国制造,美国提供技术支持。而4台反应堆的辅助设备全部按美方提出的技术要求,由中方制造和采购。 设计工作方面,中方派出技术人员参加,合计180万人小时,调试工作由中方牵头,并提供绝大部分设备。 同时最关键的部分,西屋同意中方以AP1000技术基础,研发自己的非能动大型压水堆,功率超过135万千万的情况下,中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对第三国出口。但如果是对美国和日本出口,则必须是与西屋公司合作出口。该条款的最后产物即是目前的CAP1400型“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 单纯以达成的方案来看,引进AP1000对中国核电发展来说应当是一件好事,不仅能获得先进的设计方案,还能锻炼出一支三代反应堆的建设队伍。2007年12月31日,引进协议正式启动,西屋公司给中方运来了重达20吨的技术资料和260个软件包。 根据原计划,这四台引进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到2015年就要并网发电,而以此为基础开发的CAP1400机组也计划在2017年并网发电。 外来的和尚,却念不好经 然而这款先进的非能动先进核反应堆的建设进展却一拖再拖,原计划2015年就并网发电,直到2018年4月25日,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才获得装料许可,并于当月29日完成装料,后续工作顺利的话,将于今年11月投入商业运营。 究其主要原因,首先是西屋公司长久以来缺乏民用核反应堆的实际建造经验,因此在设计上只考虑了工艺的先进性而忽视了实际工程施工环节,导致反应堆建设难度过大,为了解决施工问题,西屋方面不断地临时修改设计。同时,美国EMD公司负责提供的主泵存在着严重的“难产”情况。2016年交付之后的耐久性测试中,主泵又出现裂纹。 AP1000的非能动安全设计 在中国首批4台三代核电竞标中落败的法国EPR核电机组于AP1000中标的次年,也就是2007年被引进国内,一方面是为了照顾中法关系,一方面则是中国三代核电技术的发展并不能因为首批机组中标“最先进”技术而放弃多线发展原则。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