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才刚开端,核电行业就已经不平静了,先是中核、中核建两大集团重组敲定,之后作为国内核电设备龙头之一的东方电气,发布亏转盈业绩预告,同一时刻,采用四代快中子堆技术的霞浦快堆于2017年12月29日开工,不仅赶上2017年末班车,填白了核电项目新开工的空白,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未来核电建设的预期,2018年的核电领域或许并不会甘于平凡。 进入7月份,上市公司中报期即将来临,目前已有不少公司发布了中报预告。据《证券日报》记者通过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我国核电概念上市公司中已有22家发布了中报预告,其中,1家减亏,4家略增,2家扭亏,2家首亏,1家续亏,3家续盈,2家预减,7家预增,以此计算的话,22家公司中有超六成公司业绩预喜。 从各家核电概念上市公司的预告业绩情况来看,有6家公司预计净利润超亿元,有5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增幅超100%。不过也需要看到,有3家公司预计出现亏损,4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 台海核电预计净利仍为行业最高 截止7月2日,核电概念上市公司中,台海核电的预计净利润依然排名首位,为5亿元至6亿元,预计同比增幅为40.9%。 虽然,公司对于业绩的增长仅表示,订单增加,产量增加,但需要看到的是,台海核电在核电领域覆盖了从核电站前端的燃料组件装备,到核电站核岛主设备,以及后期的核废料处理的装备,形成了围绕核电站建设运营装备的全产业产品链,拥有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核I级资质,产业结构和发展正契合“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路线。2017年6月,由一级全资子公司烟台台海核电承制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建福清核电站5号机组主管道及波动管设备、“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2号机组主管道及波动管设备完成出厂验收、发运工作,目前公司三代锻造主管道市场占有率超50%。 除了核电业务外,台海核电还积极布局军工、火电、水电、造船、冶金、石化、海工、深海、流体机械等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台海核电目前生产的石化装备用高压容器、高温合金炉管,是石油化工行业裂解炉、制氢炉等的关键部件。公司还在2017年投资设立二级全资子公司烟台台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钛合金及高温合金产品制造,包括高温合金管线、钛合金筒体件、气瓶、3D打印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扩充了公司现有产品线。 在核电用钢领域有所突破的永兴特钢,目前预计中期净利润也颇高,为2亿元至2.4亿元,预计同比增长50%。公司称,由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另外,公司各生产流程的匹配度不断提升,产能逐步释放;同时,经营管理更加适应公司转型需要,管理效益充分发挥。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