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技术创新的背后,是艰难研发和推广之路。 卖房、抵押房子拿贷款,祁同刚回忆,当初几乎倾尽家产研发新产品,“准备好要背水一战了。” “当时全球找不到现成生产设备。完全靠科研人员用显微镜测精度,经过上万次实验,6次更新换代才成功。”祁同刚说。 尽管在民用领域有了不错的推广,但在开拓部分高端装备市场时,润祁公司也遇到了一些障碍。“在一些大型核项目中,我们的产品受到国内核反应堆及核电工程权威专家的一致认可,但是在示范应用阶段最终被挡在了核电行业的‘天花板’之外。”祁同刚说。 据悉,在一些核电项目中,由于业主单位采购项目时,设置了一些难以企及的门槛,比如要有国内外同等机组、同等功能规模的至少两座电站三年以上成功运行业绩等要求,导致一些国产产品最终还是被弃用。 一些进口替代产品也受到国外企业的“围堵”。“替代进口最怕的是‘我无他贵,我有他贱’。”宁波佳尔灵气动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单军波说。 这家生产气动元器件的行业龙头企业新研发的电磁阀性能和国际上的产品差不多,但价格优势明显,只有国外同类型产品的三分之一左右。“一旦出现有竞争力的可替代产品,日本和德国的企业就把产品价格从原先150元到200元一下子降到六七十元,就为了继续抢占市场。”单军波说。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