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辽宁省葫芦岛市,阳光耀眼。位于葫芦岛兴城海滨乡的徐大堡核电厂内,几台白色风机迎风旋转,一列列光伏发电板正将阳光变为电能。 核电厂为何要建光伏和风电?记者了解到,这是徐大堡核电厂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出的环保配套、海水淡化、核电供暖、抽水蓄能电站、厂区分散式风电、厂区分布式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将徐大堡核电站建成一个“核环水暖蓄风光、多能互补、七产业联动”的大型一体化能源基地。 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出台的《关于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以提高能源系统效率、增加有效供给、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多能互补基地对能源优化和消纳有何影响? 破壁垒 优势互补 中核辽宁核电前期工作处处长王爽认为,每种能源都与系统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性,而综合利用多种不同能源可以实现互补,使不同能源发挥最大优势。 “徐大堡核电厂区内光伏白天发电效率高,晚上基本不发电,而风电通常在夜间风大时出力。如果只有单一的发电形式,负荷的匹配性就不理想,所以我们考虑了能源联动的形式。”王爽告诉记者。 据了解,著名的青海龙羊峡水电站“水光互补”项目,就是将光伏电站视为“虚拟水电机组”,接入龙羊峡水电站,并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调节后,以两个电源组合的电力电量,利用龙羊峡水电站的送出通道送入电网。 除了电源间互补,多能互补还包括电、热、气等不同能源系统之间的耦合互补。 国网能源研究院研究员张宁告诉记者,多能互补能综合不同能源,并在一些耦合节点上打破能源系统之间的界限。“通过打破这种壁垒和界限,实质上扩大了优化的空间,实现了多能源之间的集成优化。以‘电-热互补’为例,在供应侧可将热电联产机组的‘以热定电’模式改造为‘热电协同’模式,在需求侧可将蓄热式电采暖负荷作为需求响应资源纳入系统优化调度,均可实现电力和热力系统的协调互补。” 针对多能互补项目具体实践,王爽表示,多能互补要有科学分析的过程。“首先,要根据实际负荷需求规划不同能源所占的比例。“强行打造多能互补是不科学的。有的地区风资源少,光照条件相对较好,风电的发电量和光伏没有可比性,强行做风光互补,就是在‘补’的角度上本末倒置了。其次,还要看能源对用电负荷的匹配性,不同能源在不同时段和工况下能够有效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能源优化最大化。多能互补,应该是一个多角度的动态分析过程。”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