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从引进国外技术到拥有自主三代核电技术 2015年12月24日,“华龙一号”示范机组——中广核防城港核电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18年5月23日,防城港3号机组穹顶吊装完成,从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 “华龙一号”是中国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机制创新的成果。中国广核集团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在我国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投入大量精力,充分借鉴国际三代核电技术先进理念,汲取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合作研发设计三代核电技术。 中广核研究院核岛系统所所长牛文华介绍,目前“华龙一号”全部核心装备都实现了国产化。 中广核对外合作始于大亚湾核电站。“那时99%的东西是进口的,连国产的水泥沙子外国人都不信任,都用进口的。”常启能说。 上世纪90年代,中广核继续与法国合作建设了岭澳核电站一期,推动我国核电国产化迈上了30%的水平。进入21世纪,中广核与法国再度携手,共同建设使用法国EPR三代核电技术的台山核电站,并且后来居上,推动台山核电站成为全球EPR首堆。 2015年10月21日,中广核和法国电力集团(EDF)签订了英国新建核电项目的投资协议,中广核牵头的中方联合体将与EDF共同投资兴建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HPC项目),并共同推进塞兹维尔C(SZC项目)和布拉德韦尔B(BRB项目)两大后续核电项目,其中“华龙一号”在通过英国通用设计审查后将应用于布拉德韦尔B项目。 由此,中广核成为首个进入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国核能企业,推动核电成为“国家名片”。 如今,在改革开放40年的大潮中,中广核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三大核电企业。 从当“学生”到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从引进国外技术到拥有自主三代核电技术,从门外汉到核电技术和装备的输出国……当年那粒在大亚湾种下的种子,如今正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助力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WANO(世界核营运者协会)指标是国际上衡量核电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标,共有72项指标。2017年,大亚湾核电基地6台机组WANO指标中,有61项达到世界前四分之一的先进水平,先进率达84.7%,其中53项达到世界前十分之一的卓越水平,卓越率达73.6%,创基地6台机组投产以来的“历史最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28日在巴黎举行的法国电力公司2017年度安全挑战赛上,大亚湾核电基地再夺“能力因子”和“核安全/自动停堆”两项第一名。 法国电力公司2017年度安全挑战赛是世界核电领域最权威的比赛之一。自1999年参赛以来,大亚湾核电基地已累计获得38项次第一名,是全球获得冠军最多的参赛核电基地,并在“能力因子”和“核安全/自动停堆”等最能体现核电安全运营水平的硬指标上长期居于首位。 核电是绿色清洁、低碳减排的杰出代表。据测算,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大亚湾核电基地6台核电机组(按上网电量456.587亿度计算),2017年少消耗标煤约1411万吨,减少向环境排放二氧化碳约3689万吨,相当于种植了约10万公顷森林,可以覆盖整个香港。 据基地10公里半径范围内10个环境监测站点长期跟踪监测数据显示,基地周边地区的环境放射性水平与电站运行前的本地数据相比没有发生变化,区域内陆地、海洋生物种群数量没有发生变化。 常启能表示,在建设“美丽中国”宏伟蓝图引领下,我国正处在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阶段,作为清洁、安全、稳定的电力形式,核电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大亚湾核电基地作为核电行业主力军,将继续以出色的业绩和技术、管理创新,助力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以及核电“走出去”,也为建设“美丽中国”、打赢“蓝天保卫战”发挥应有的作用。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