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一代核武器是指原子弹,即通过核裂变——由中子轰击铀-235或钚-239,使其原子核裂变释放巨大能量。原子弹单位爆炸力弱、不易小型化,因此威力不大(通常不超过几万吨TNT当量),作战应用不便,五大核国家基本不再保留。
第二代核武器是指氢弹,即用核裂变能触发氢的同位素核聚变释放巨大能量——由小型原子弹引爆氢弹。氢弹也称热核武器,它改进了原子弹的不足,威力可大可小(几百吨到数千万吨TNT当量),所以技术战术性能更好,用途更加广泛。
第三代核武器是效应经过裁剪或增强的小型氢弹,它们在技术上并没有大的突破,只是为了便于战场使用而做了些改进,因此大都为威力不大的战术核武器。比如中子弹,它以高能中子为主要杀伤因素,冲击波效应较弱,因此对建筑物和装甲目标损坏小,主要用来杀伤有生力量,并破坏电子系统、导弹导引头等易受辐射损害的设备。 “从原理上看,前三代核武器都要进行核裂变,会出现剩余核辐射,不可避免地存在放射性沾染,对环境带来长期的有害影响,不被国际社会所接收,因此其试验、发展和使用都要受到相关国际条约的严格控制。”王群说,“由此,核大国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了第四代核武器。它一般是指利用超激光、强X射线、磁压缩、反物质等前沿技术对触发装置进行改进,并激发核聚变的新一代核武器。也就是说,这类核武器不再需要放射性裂变材料,并以核裂变那样‘不干净’的方式引发核聚变,即不用原子弹去引爆氢弹,所以说是一种‘干净’的核武器,可作为常规武器使用。” “当然,第四代核武器目前还没有取得太大实质性突破,大多还停留在纸面上。因此,当媒体披露X射线炸弹的消息后,难免会被人们联想到这是一种第四代核武器的重要前置科技。”他表示。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