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000年至今,核电步入转型发展期,已运行30-40年的二代核电厂相继进入延寿或退役阶段,第三代核电已开始商用堆建设,核电发展正大规模进入二代向三代技术的转型发展。2011年,超期服役的日本福岛二代核电机组发生事故,打破了核电转型发展的原有节奏,全球核电发展再遭重创。 安全是核电的生命线。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成为新建核电厂设计建设需要考虑的主要技术因素。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代核电技术的主要应用场。近三个月以来,台州核电、三门核电、海阳核电陆续并网,采用改良型技术路径的法国EPR核电技术和革新型技术路径的美国AP1000这两项全球三代核电技术全球首堆机组,在中国率先实现并网发电。 来自俄罗斯的VVER-1200型三代核电机组后期也有望在中国落地。今年6月,中俄签署核能合作项目,合同总金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项目总造价超过千亿人民币。根据协议,中俄将在田湾和徐大堡合作建设4台VVER-1200型三代核电机组。中国核电总会计师张勇表示,目前正在开展技术设计合同和总合同谈判工作,公司将积极推进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具备核准开工条件。 第三代核电技术具有更高安全性、经济性,是当今世界领先和可实现的核电技术。与较二代加技术相比,第三代核电技术堆芯损坏频率和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频率降低了2个数量级;具有应对超设计基准事故和预防、缓解严重事故的能力;电站换料周期由12个月延长到18-24个月;电站设计寿命从40年延长到60年。以我国自主研发的CAP1400机型为例,采用非能动系统,堆芯损坏频率低于十的负六次方,大量放射性释放频率低于十的负七次方,无操纵员工干预下的反应堆安全停堆时间72小时。 从技术准备来看,中国核电发展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在全球三代核电技术竞技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如今,华龙一号已成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一张名片。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形成了更优于美国“AP1000”技术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P1400技术品牌。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