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核电成本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由于核电项目的经营周期长和技术多样性,导致事前管理和事前决策的重要性;同时,由于采用标杆电价和竞争电价,导致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核电企业具备采用目标成本管理的背景条件。 核电站的前期论证和设计阶段对成本影响巨大,成本发生阶段包括建造期的建造成本和运行期的运行成本,其中建造成本起决定作用。核电站采用目标成本管理加强设计阶段论证,加强建造成本、运行成本的分解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核电企业成本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点。一是,项目投资决策中经济性考虑不足。由于核电项目资源有限,厂址资源竞争激烈,核电项目投资方存在“为了上项目而上项目”的投资冲动现象,存在投资决策中对项目经济性考虑不足的情况。问题的根源是:对当前核电行业面临的市场化改革认识不足;项目开发部门与财务部门目标不一致,协同性不够;现行的考评机制鼓励多上、快上核电项目,而未将上项目与项目上马后的经济性结合起来考评。 二是,安全保障与成本控制目标脱节。目前,我国核电行业不断增加技术投入,以寻求安全保障能力的不断提升。但核电即有“核”的属性也有“电”的属性,既要实现安全性又要追求经济效益,一味追求安全而忽视经济效益将导致核电的发展不可持续。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核电已是各国共识,但确保安全并不是无休止的投入,需要综合评价和平衡剩余风险控制与收益问题。如一味追求无限大的保险系数,即完全没有风险,就只能停止使用核电。 三是,建造阶段业主成本管控力度不够。核电项目建造采用总承包模式,即交钥匙工程,核电业主单位在项目建造期采取小业主运作模式,对建造期投入的人力资源不足,导致对总承包方的监管薄弱,部分项目存在脱期超概现象。虽然控制了建造期的业主运营成本,但却增加了工程造价,对项目运营期盈利性影响较大,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四是,成本管理组织结构有待优化。核电项目前期及建造阶段成本管控责任部门为工程部门,运行阶段成本管控责任部门为财务部门。在成本管控的组织方面,没有形成紧密合作的跨部门、跨领域、跨时间段的协作机制和责任机制。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