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注定是国企改革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章。去杠杆升级战打响,专业化重组渐成主流,更重要的是,“双百行动”的开启标志着国企改革从单个试点走向综合推进……国企改革在攻坚期加速破冰。
在2020年见成效时间表“倒逼”下,预计2019年“双百行动”将进入实质落地期,结构性去杠杆、专业化重组、混改等仍是热点。
去杠杆“紧箍咒”念响
“都在四处削减开支,降低负债。”时近年底,财务人员胡晓对于其所在的火电央企降杠杆、减负债约束性指标的完成度很是担忧,因为这关系到经营业绩的考核和工资总额的划定。
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被列为国企的首要任务。事实上,这场战役在2017年就已打响。数据显示,2017年末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5.73%,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是66.3%,均比上一年度下降了0.4个百分点。
“去杠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绝对水平上看,国企债务负担依旧较重,占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六成左右,国企去杠杆仍是重中之重。”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晓晶在年初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如此分析。
为此,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在2018年曾一个月两提“去杠杆”:4月2日召开的第一次会议明确,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5月11日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明确推动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到2020年年末比2017年年末降低2个百分点左右,之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基本保持在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国企资产负债约束指标标准分类确定,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适度灵活掌握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创业等领域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