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我国实验快堆顺利通过验收 去年已并网发电

发布时间:2014-11-1 16:41    来自: 中核集团公司网

1031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中国实验快堆工程顺利通过由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中国实验快堆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核能发展压水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标志着我国在四代核电技术研发方面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曹建林、中核集团总经理钱智民和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二司司长王敏正出席会议并讲话。中核集团总工程师雷增光出席会议。

 

曹健林在会上表示,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国实验快堆工程顺利通过专家验收,是科技战线向党中央、国务院交的一份重要答卷。中国实验快堆是国家863计划最早立项支持,迄今支持额度最大的国家科技项目。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将继续安排快堆关键技术、核燃料循环技术、核安全技术以及核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项目。在下一步中国示范快堆研发中,要更进一步突出自主创新;要确保核安全,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确保万无一失。

 

钱智民在发言中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各部委支持领导下,中核集团一直对快堆发展高度重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抽调各方专家参与快堆建设,所有工作的目标就是为我国成为核能大国、强国作出贡献。发展快堆技术的目标,就是以先进科技作为引领,为核能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日本福岛核事故对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要始终建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核电发展方针,确保实验快堆安全运行,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真正做到让党和国家满意,让民众放心。

 

 

中国实验快堆的反应堆

 

    王敏正指出,中国实验快堆的建成,代表我国已基本具备自主研发和建造快堆的能力,是我国快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下一步要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努力推进快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确保核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实验快堆科研平台的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快堆是我国核能发展三步走的关键,通过863计划的支持,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快堆技术的几个国家之一。在中国实验快堆平台的基础上,科技部和中核集团等正在继续支持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进行示范快堆、MOX燃料和后处理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以期实现我国快堆的产业化和建立先进核燃料循环体系。

 

据了解,中国实验快堆项目由国家科技部和国防科工局等部门共同支持,中核集团组织,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具体承担。该项目于2010721日实现首次临界,2011722日并网发电成功。

 

 

中国实验快堆的主控室

 

其间,原子能院组织国内几百家产、学、研单位参与研发,同时与俄罗斯等国外科研机构开展了密切的国际合作,先后完成了预先研究、设计、建造、调试和试运行。为了推进我国快堆商业化进程,打造快堆产业链,我国还成立了以原子能院为龙头,50多家产学研单位参与的快堆产业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中国实验快堆的研发和建设,项目取得了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和专利,实现了实验快堆的自主研究、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行和自主管理,形成了完整的研发能力,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实现了建立装置、掌握技术、培养人才、开展实验的科学目的。

 

国家科技部、国防科工局、中核集团总部有关部门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领导,以及验收专家组成员等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原标题:我国实验快堆顺利通过验收 去年已并网发电
上一篇:日本专家称日本未来30年将快堆商业化已不现实下一篇:中国快堆商业化蓄势待发

推荐阅读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8月22日,中核二三召开干部任职宣布大会,公司党委书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8月15日,烟台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山东海阳辛安核电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2024年8月1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中核集团人事密集调整!涉及江苏核电等!
中核集团人事密集调整!涉及江苏核电等!
宋克祥任中核医疗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原总经理邓东被查!
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原总经理邓东被查!
8月12日,“廉洁南昌”发布消息称,中国广核新能源控
精彩图片
  •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