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DCS是核电技术装备领域的高地,那么核安全级DCS就是核电DCS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曾几何时,作为核电站“神经中枢”的核电DCS技术被国外厂商垄断,其高昂的造价及安全性一度是核电人的心头之痛。而核安全级DCS研发更是个世界性难题,中广核下属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利核公司”)几乎是从零开始——从最初的海外取经,到形成自己的设计、制造能力;从每个设备选型,到制造、试验、验证;从自主研发到通过国家监管部门认证;从研发样机到实现上线应用……每一步,都是关山千万重。 现如今,经过七年伏首钻研,自主核安全级DCS——和睦系统已经进入工程应用阶段,中广核不仅在DCS领域插上了中国坐标,更在核安全级DCS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 核电DCS分为非安全级DCS和安全级DCS两个部分,非安全级DCS部分主要完成机组在运行状态下自动控制和监控操作,安全级DCS主要完成核电站反应堆安全停堆和专设安全设施的控制。 中广核DCS自主化战略规划分两步走:第一步,集成国内优势资产,实现非核安全级DCS的自主化;第二步,在此基础上,实现核安全级DCS的自主研发。2005年以来,通过采用联合体或分包等方式,积极与阿海珐、西门子、三菱电机等国际企业合作,广利核公司在岭澳二期实现DCS设计自主化的基础上,在红沿河核电项目上开启了DCS设备自主化的进程,最终在红沿河、宁德、阳江、防城港等多台CPR1000机组的工程建设中,成功实现非核安全级DCS的100%国产化。 其间,为了突破核安全级DCS国产化的瓶颈,广利核公司举全公司之力,夜以继日地开展研发。核安全级DCS,一方面要保证反应堆安全停堆,需要停堆的时候一定不能出现拒动;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反应堆的正常运行,防止误动。如何实现拒动和误动两个关键因素的平衡,是核安全级DCS研发的难点所在。设计的复杂性和要求的苛刻性,决定了核安全级DCS研发难度要远远高于非核安全级DCS。 广利核公司充分利用在快堆、CPR1000堆型等实际工程项目中积累的经验,精心制定产品研发计划,同时依托国家重大专项的课题研究,通过与行业专家、业务单位合作,积极与国家监管机构沟通等多种方式,攻克了安全级网络通信、算法软件编译工具、系统鉴定等诸多关键技术。经历可行性分析、产品预研、概念样机、验证样机等多个阶段,广利核公司完成了核级主处理板卡、核级机柜、核级机箱、安全网络协议、多点通讯、现场总线协议、系统可靠性分析、安全显示设备、系统自监视方案等多项核心技术的研发任务。 2010年10月24日,广利核公司正式发布国内第一个核安全级核电站DCS产品——和睦系统。但广利核公司并未就此止步,通过在宁德核电站联合泵房就地控制系统、大亚湾1、2号机组堆芯冷却监视系统升级改造等多个项目的工程应用,广利核公司不断结合经验反馈对和睦系统进行设计优化,实现了产品可靠性、安全性、故障容错、故障安全、自诊断及结构抗震等各个方面的极大提升,核级DCS项目实施和管理能力也不断提高。 到2012年底,和睦系统通过国家核安全监管当局鉴定,具备工程应用条件。2013年11月14日,和睦系统正式进入工程应用阶段,中广核自此也成为全球少数几家掌握该技术的企业之一。突破核安全级自主研发的瓶颈,意味着我国彻底摆脱数字化仪控系统受制于人的局面,形成从生产能力、制造能力、工程能力、维护能力在内的DCS成套供货能力。 目前,核安全级DCS——和睦系统研发已完成产品发布、平台鉴定,即将完成阳江5、6号机组工程样机的鉴定,后续将在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阳江5、6号机组一体化DCS项目中实现产业化应用。我国核电DCS的自主化梦想征程,广利核已经在路上,并一步步走近! 福建省核与辐射环境监管指挥决策系统软硬件平台近日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这一平台以福建省核应急指挥中心为载体,建有预警监测、后果评价、地理信息、资源管理、指挥协同、信息门户等7个子系统,实现了与国家核应急响应中心、浙江省核应急指挥中心、地方核应急指挥中心及核电厂之间的视频通讯与信息共享。 原标题:征服核电DCS领域的“珠穆朗玛”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