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是和平利用核能的重要形式。核电和火电、水电一起,是世界上三大电力支柱,截至2013年年底,核电总装机容量3.7亿千瓦,年发电量常年约占世界发电量的16%,近年占14%。核电是当今世界上大规模可持续供应的主要能源之一。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自从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于1991年12月15日实现首次并网发电以来,截至2014年5月,我国大陆已建成并运行19台核电机组和一座实验快堆,装机容量1704万千瓦,在建的核电机组29台,装机容量3188万千瓦。 201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 2012年10月,国务院通过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到2020年,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 不过,目前我国核电发电量只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1%,与世界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应继续发展核电,利用核电技术装备的后发优势,坚持核电的可持续发展。 核电将有较大发展空间 11月13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首次正式提出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称,考虑各种因素,温室气体排放峰值可能提前到来,清洁能源尤其是核电将有较大发展空间。“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已经为非化石能源发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十三五”能源规划初稿曾提出,中国风电的发展目标2亿千瓦,水电3.5亿千瓦,光伏1亿千瓦。风、光的发展目标加速,水电也向纵深腹地河流发展。核电虽然因为技术限制对装机目标有所影响,但总体依然被寄予厚望。姜克隽说,核电在未来能源结构改善中的作用将日益重要。 核电万亿市场拉开序幕 分析师认为,核电发展的技术障碍解除,核电年内重启基本确定,核电新项目年内获批条件完全具备。这将拉开我国核电快速发展的序幕,国内核电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万亿市场即将打开。 东方证券: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福建福清5、6号机组工程调整为“华龙一号”技术方案的复函》。该消息正式标志着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国产核电技术获得全面认可落地,核电年内重启基本确定。至此,核电新项目年内获批条件完全具备。 国泰君安:华龙一号技术明确得到了拥有方中核集团与中广核,以及审批方国家能源局的一致认可。至此核电新项目年内获批条件完全具备,预计2014年内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的福清三期、防城港二期共四座机组将首先获批动工。而这也将拉开我国核电快速发展的序幕。 广发证券:按照国家能源局十二五规划及长期规划,2015年、2020年、2030年我国在运营及在建装机量分别达到5800千瓦、8800千瓦及15000千瓦,意味着2015年-2030年间将新开工101座机组,总投资额1.2万亿。即每年新开工6座百万千瓦机组,每年核电投资600亿元,其中每年设备投资额将达到300亿元,市场空间巨大。这也意味着国内核电进入快速发展期,万亿市场打开。此外,国产核电技术的落地以及即将动工将大大提升我国核电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原标题:技术装备优势助力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