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3日至11月17日,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资质管理与培训部在浙江海盐举办了2014年核安全经验反馈培训班。出席本次培训开班仪式的领导有: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总工程师、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刘华,环境保护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主任俞军,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明泽,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副主任张志刚,环境保护部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副主任叶荷瑞,核一司监测应急处处长潘苏,核二司核电二处处长严天文。同时,秦山核电集团筹备组的李大宽总经理和曹水林副总经理以及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的张涛总经理和刘志勇副总经理也出席了培训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刘华总工程师致辞并强调:
一、 准确把握核安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核安全观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中阐述的核安全,应作如下定义:核安全是指对核设施、核活动、核材料和放射性物质采取必要和充分的监控、保护以及各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防止由于任何技术原因、人为原因和自然灾害造成事故,对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造成不可接受的放射性危害。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三届技术和科学支持机构国际会议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同志提出了构建核安全监管的“四梁八柱”,全面推进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与监管能力现代化的任务。“四梁八柱”的提出,既是对核安全监管形势与任务的准确把握,更是以前以及未来一个时期核安全监管工作的目标指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二、 深刻理解核安全文化在工作中的精神引领作用。
核安全文化是在组织中建立的安全超越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落实“安全第一”根本方针的文化基础。国家核安全局历来重视核安全文化,在监管的各个环节不断践行核安全文化的理念和原则,坚持以国际最新核安全标准对核能与核技术利用活动实施监管,积极倡导、培育和传播核安全文化,持续提高核安全文化素养。为贯彻落实中国核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战略,促进国家安全水平的整体提高,保障核能核技术利用事业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在全面总结核安全文化建设经验和良好实践的基础上,国家核安全局将于近期发布《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的发布,是中国核安全监管领域的重大举措,对全行业准确把握核安全内涵、积极实践核安全文化、提升全行业核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 充分认识经验反馈工作的重要作用。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经验反馈是保障核能及和技术利用安全的重要手段。国内外核电厂运行经验表明,如果发现问题后能及时进行经验反馈并适当处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事故发生或者缓解事故后果。核电厂运行事件集中反映了在役核电厂在设备状态、质量控制、人因失误、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收集、统计安全相关的运行事件并对其根本原因进行分析,正确认识事件的性质和根源,并制定纠正措施,将分析处理的结果及时反馈到核电厂运行和核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过程中,有利于提前发现征兆,解决核电厂存在的共性问题,最大限度地避免事件重发,从而保障核电厂安全运行,提升运行核电厂整体的安全水平。
四、 希望学员用实功、重实践、出实效。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对此次培训引起了高度重视,资质管理与培训部进行了精心准备。本次培训内容丰富,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都比较强;培训形式灵活多样,授课、研讨、交流穿插而行,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学有所获,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促进经验反馈工作有效开展。希望大家珍惜机会、认真钻研、充分交流、共同提高!最后,刘华总工程师对全体学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同时预祝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学习愉快,学有所成!
核二司项目官员杨积凯,核安全中心事件评价与经验反馈部肖志、陈睿、孙树海和郑丽馨,江苏核电张睿以及苏州热工研究院的李洋和郗海英等8位讲师为来自全国20多家单位的68名学员讲授了核电厂经验反馈等相关知识。
培训期间,授课专家们针对国内经验反馈相关的法规导则和核安全局经验反馈体系运转、核与辐射事件分级(INES)方法、核电厂事件调查方法和启动准则、事件根本原因分析方法(RCA)、核电厂人因事件及防人因工具、核电厂事故统计与趋势分析方法研究和应用、核电厂异常重要度评价方法、国内外典型核事件案例分析进行了深刻的讲解。课间,授课专家认真、耐心地回答了学员提出的专业问题。课后,针对行业中突出的热点话题,授课专家与学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授课讲师通过互动式的讲课和交流,使经验反馈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充实的课程内容使学员们丰富了知识,更新了思想观念,开阔了视野。
原标题:2014年核安全经验反馈培训班在浙江海盐顺利举行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