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核电专家:预计今年批复规模与去年相当

发布时间:2014-12-8 10:23    来自: 经济观察网

12月4日,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透露,下一步将按照中央的要求,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启动一批沿海核电工程,这被解读为“核电重启即将进入倒计时”。著名核电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实则,我国核电早在2012年底已经重启,去年国家批复了四五个核电机组,而今年预计也是与去年相当的规模。

关于重启的背景是针对福岛核事故之后我国采取的核电措施。

12月4日,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刘宝华再次解释了这一背景:“福岛事故之后,中央和国务院果断采取措施,第一是暂停了新的核电项目的审批。第二是在全国开展核电领域安全系统的检查。第三是部署已在运营的核电机组技术安全方面的改进。”而具体措施是对在建核电项目采取了停工审查,并严格审批新的核电项目。

被中止的项目分为两类,一类为已经核准但未开工建设的项目,一类为已上报但未核准的项目。而“重启”正是针对这些被中止的项目而言,意味着它们重新被启动核准或开工。

为了吸取福岛核事故的经验教训,确保我国核电项目的安全,国家决定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调整完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而在规划公布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因而,2012年,这两个规划的出台被认为是核电重启的标志。

2012年5月31日,由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研究编制的《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简称“核安全规划”)公布。2012年10月24日,《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也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

三大核电规划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已具备核电“重启”的条件。而经过一系列的审查后,已获核准的福清核电站四号机组和阳江核电站四号机组获得建造许可,并于2012年11月17日浇筑第一罐混凝土。之后,在2012年年底,国家陆续批复了荣成高温气冷堆的建造许可、田湾二期的扩建工程的核准及建造许可、田湾三号机组的建造许可。这意味着我国核电建设在2012年年底已经重启。

在2013年,国家又批复了阳江核电站五六号机组的建造许可,田湾二期四号机组的建造许可。而今年,我国核电仍将延续前两年的进程。叶奇蓁表示,去年国家批复了四五个核电机组,其实规模已经不小了,而今年预计也是与去年相当的规模。

根据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核电规划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到2020年规划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据刘宝华介绍,目前,我国运行核电机组21台,装机容量1902万千瓦;在建的核电机组有27台,装机容量2953万千瓦。

按照2020年5800万千瓦的装机目标,根据平均估算,预计今后(含2014年)我国平均每年需要建成600万千瓦容量的核电装机才能完成目标,这相当于每年建设完成五个120万千瓦的核电机组。由于核电站建设需要数年的建设周期,因而,专家认为,要完成规划目标,今明两年必定启动一批新的核电项目。

根据国家核电政策,在十二五期间暂不启动内陆核电项目,因而,在今明两年必将有一批沿海核电机组被批复。

而据媒体报道,在下一步即将被批复的核电项目中,几个项目最具启动的可能性。中广核下属的辽宁红沿河核电二期在福岛核事故前就基本完成前期工作,具备开工条件;中核福建福清5、6号机组已拿到能源局的同意开工复函并完成中咨公司的建设方案评估;另外,国核技控股的山东石岛湾CAP1400重大专项工程也已启动前期工作。

原标题:核电专家:预计今年批复规模与去年相当

上一篇:张利宁:问心无愧地向核电为主,煤电和清洁能源为辅时代过渡 ...下一篇:中国能源安全并不“安全”

推荐阅读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8月22日,中核二三召开干部任职宣布大会,公司党委书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8月15日,烟台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山东海阳辛安核电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2024年8月1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中核集团人事密集调整!涉及江苏核电等!
中核集团人事密集调整!涉及江苏核电等!
宋克祥任中核医疗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原总经理邓东被查!
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原总经理邓东被查!
8月12日,“廉洁南昌”发布消息称,中国广核新能源控
精彩图片
  •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