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刘宝华 :中国正在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升级

发布时间:2014-12-10 08:50    来自: 中国青年网

国家发改委今日上午召开了“加快推进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清洁能源、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等重大工程建设”新闻发布会,发改委核电司司长刘宝华表示,我国核电产业已经初步具备了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展的基础,中国正在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升级。

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刘宝华回答记者提问

据发改委核电司司长刘宝华介绍,中国核电的发展总体来说是健康的、安全的,目前我国运行核电机组21台,装机容量1902万千瓦,在建的核电机组有27台,装机容量2953万千瓦,在世界上在建机组数排第一位,而且多年来我国核电运行始终保持良好的业绩,没有发生一级及以上的核安全事件。在建机组比较顺利,工程质量总体良好。

刘宝华表示,我国自主设计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经通过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核安全局联合组织的设计审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我国企业基本掌握了先进的三代核电技术,并且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的CAP1400机型也已经完成初步设计,并通过国家审查。自主开发的具有第四代安全特征的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在山东建设情况总体顺利,第四代示范机组在全世界还是领先的。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核电产业已经初步具备了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展的基础。福岛事故之后,中央和国务院果断采取措施,第一是暂停了新的核电项目的审批。第二是在全国开展核电领域安全系统的检查。第三是部署在运的核电机组在技术安全方面进行了改进。

最近,中央和国务院又对核电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采用国际最高的安全标准,确保安全,在这样的前提下启动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核电的发展正在由二代向三代转变,中国正在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升级。

刘宝华指出,发展核电有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中国的核电虽然进入了核电大国行列,但是核电在中国能源中所占的比重还远远低于全世界平均水平,全世界的核电占电能的比重大概是15%左右,中国目前核电占的比重还不到2%。核电是稳定、绿色、高能量密度的能源,发展核电对保障电力供应、保障国家长期的电力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是促进核电发展,可以有效带动国内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经过30年的努力,国内核电从设计、制造、建设、运营维护等各个方面都积累了相当的实力,现在每年国内的核电设备制造能力在8台套左右。企业和社会都有大量的投入,发展核电项目对于提升我国高端制造业的水平,带动和引领相应的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核电是大国重器,对提升国家在整个世界上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地位和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刘宝华强调,核电发展当前面临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挑战主要包括:一是核电技术由二代向三代的过渡过程中,还有一些关键的技术设备没有完全过关。正在建设的三代核电机组还有泵的问题、阀的问题、设计固化的问题等等。总体上看,这些都在抓紧解决,总体进展是可控的。二是核电的发展保障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法律保障体系。在我国,原子能法、核安全的有关法规,核电发展和管理的有关法规还没有正式出台,正在抓紧制定;核电技术创新能力、科研投入、重要的试验手段等等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还有人才的培养,核电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在这儿讲一个数字,培养一个核电高级操作员的成本大概和养一个飞行员的成本差不多,所以我国第一代核电操作员都被称为黄金人,他们对于核电安全非常重要,所以要做好人才的培养,慎之又慎。三是对公众的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要更好地向社会宣传核电是绿色的、清洁的、安全的。

原标题:发改委:中国正在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升级

上一篇:潘自强:公众对核能利用的恐惧在于将其与核爆炸相混淆下一篇:潘自强:核安全文化是减少核能利用隐患的关键

推荐阅读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8月22日,中核二三召开干部任职宣布大会,公司党委书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8月15日,烟台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山东海阳辛安核电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2024年8月1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中核集团人事密集调整!涉及江苏核电等!
中核集团人事密集调整!涉及江苏核电等!
宋克祥任中核医疗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原总经理邓东被查!
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原总经理邓东被查!
8月12日,“廉洁南昌”发布消息称,中国广核新能源控
精彩图片
  •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