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首台散裂中子源设备在大朗开始安装,东莞借助这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加快高水平崛起的步伐也在加速。12月14日,记者从东莞市政府采购中心获悉,东莞市散裂中子源关联产业布局及发展战略研究服务采购项目正在面向社会招标,东莞市财政拟最高出资50万元,向社会征求有关散裂中子源关联产业布局及发展战略的课题研究成果。 散裂中子源项目一期计划明年4月竣工 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是国家“十一五”期间启动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并作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是世界上最前沿的高科技跨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项目之一。 招标文件称,散裂中子源项目一期工程于2012年5月动工,计划2015年4月竣工。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9.22亿元(含设备投资),主装置区完成工程量的50%,辅助配套区完成工程量的90%,随着这个大科学装置的逐步建成,发展散裂中子源关联产业可为东莞市产业转型升级服务。 对于课题研究目的,招标文件明确,该研究要借鉴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国家实验室的成功经验,发挥大科技装置对产业集聚的带动作用,做好其对产业升级、人才吸引这篇文章,充分利用国家、省的优惠政策,以散裂中子源项目为核心,规划建设一个约20平方公里的中子科学城,引进更多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重大科学装置和实验室,以及一批项目研究所及研究型大学分部,搭建和运营国家实验室群。依托散裂中子源辐射带动作用,发展新材料、民用核技术、生物医药和科技服务等配套产业,促进散裂中子源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东莞市产业转型升级服务。 据介绍,此项目政府采购人为东莞市发改局,项目最高限价为50万元。目前,该项目招标工作正在有序进展中,按照招投标计划,项目开标时间定于2015年1月6日9时30分,开标地点为东莞市体育路2号鸿禧中心3楼东莞市政府采购招投标服务大厅开标一室。 研究内容须涵盖五大方面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招标文件,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须涵盖散裂中子源技术产业化应用现状与趋势研究、相关产业发展方向与目标定位研究、相关产业筛选和优化研究、相关产业空间布局研究、相关产业发展实施策略研究等五大方面。 具体而言,产业化应用现状与趋势研究须通过研究国内外散裂中子源技术产业化应用现状与趋势,准确研判东莞散裂中子源相关产业的宏观环境、基本格局和发展态势,特别重点针对欧美日等三大散裂中子源项目综合科研基地产业化特点、规律、趋势以及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演变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 相关产业发展方向与目标定位研究须从东莞城市发展战略、社会经济资源特征以及散裂中子源项目基础条件等方面,深入研究东莞散裂中子源技术产业发展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明确规划思路以及发展定位与目标。风险基金与创业投资已经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以未来价值为标准,选择源头创新技术开展合作,把握产业制高点”,更是成为产业资本市场的主战场。 招标文件指出,注重发挥科技金融服务作用,促进科学探索和新兴产业发展的结合与互动,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实现技术支撑、科学原创、产业转化的联动发展,将是贯穿东莞散裂中子源相关产业发展与布局前期研究的重要主线。 相关产业筛选和优化研究强调要以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为指引,以促进东莞产业转型为目标,以立足现有优势产业为依托,对散裂中子源相关产业进行筛选和优化。从散裂中子源大型科学装置项目所带来的要素结构变化上,特别是“高级要素”变化趋势上,对散裂中子源相关产业规划布局进行前瞻性研究。能够承担起我国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发展源头创新的国家战略使命的散裂中子源大型科学装置项目落户东莞,必将产生产业人才集聚以及知识外溢效应,如果能够与东莞已经形成的雄厚的产业基础很好地结合,将会裂变出新型生态的产业群落。 相关产业空间布局研究则须充分发挥科技研发平台的创新资源集聚优势,依托散裂中子源现有区域地理空间环境,规划建设中子科学城,实现科技与产业融合、产业与城市融合。通过统筹谋划城市公共服务与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布局产业空间,把中子科学城建成以科技服务与工程技术应用为核心,以完善的产业配套为支撑,以完备的生活配套为保障,实现科技产业自我孵化、自我聚集、自我发展的新型科技创新区与产业发展集聚区。 相关研究表明,制约新兴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来于资金短缺和市场风险,而是在于人才短缺和市场制度环境方面的缺陷。良好的教育科研体系、人才政策、制度环境,是产业发展的核心保障。在对东莞散裂中子源相关产业战略分析与战略选择、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产业优化与选择、产业空间布局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提出东莞散裂中子源相关产业发展实施策略及其相关政策建议。 原标题:东莞拟建20平方公里中子科学城 以散裂中子源项目为核心,市财政或出资50万招标相关产业布局及发展战略课题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