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让人们谈之色变。在天津,由阎尔坤和他的技术团队历经十年研发的“放射性粒子植入”项目,能够通过在肿瘤中植入长约4.5毫米的放射性粒子,直接杀死癌细胞。该项目不仅获得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市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培育重大项目等10余项研发支持,还成功挽救了3万余名癌症患者的性命。 走进赛德公司的研发车间,阎尔坤展示了这枚获得了10余项专利技术的“粒子”,长约4.5毫米、直径0.8毫米,比米粒还小,但里面容纳的药物能够杀除大量的癌细胞。“首先通过计算机根据肿瘤的大小、形状算出如何‘排兵布阵’,然后用针在肿瘤部位开一个‘通道’,用植入枪把粒子送到指定‘战场’就可以了。”阎尔坤一边讲一边演示,“术后两个月就基本能将癌细胞全部杀死。” “这和放疗技术有什么区别?”对于疑问,技术人员白红升回答:“传统的放疗技术是体外照射,为了能杀死深藏体内的癌细胞,往往会加大药量,这会对体表、血液造成溃烂、脱发、免疫力低下等伤害,这个则可以避免。”“那植入体内会对其他器官产生影响么?”“粒子的影响范围有限,只要在植入时距离肿瘤边界不超过1厘米,就不会伤害到其他部分。目前,全国已有300余家医院应用了这项技术,治愈肿瘤患者3万余人。”阎尔坤表示。“由于对人体伤害较小、治疗更精准,这种技术被认为是全国癌症治疗中的一种新手段,在未来癌症治疗中将实现更大的应用价值。”市科委生物医药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植入治疗肿瘤俗称“粒子刀或体内伽玛刀”,是目前国际医疗界对肿瘤外科手术以及外放疗的不足而新发明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粒子刀”实为三维粒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通过该系统能更准确计算出靶区体积、有效剂量区及需要的粒子数量,然后在CT、MR、X射线或B超引导下,全程监控定位、立体定向种植放射性碘-125粒子,从而达到精确治疗肿瘤的目的。该项技术集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学、肿瘤放射学、计算机应用等多门学科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我国近几年从国外引进了这一新技术,并在国内广泛而迅速地应用于肿瘤的治疗。 原标题:“放射性粒子植入”在津研发 治愈3万癌症患者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