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2014电力竞争情报报告会上,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核能分会秘书长王迎苏针对我国核电现状和发展做了演讲,并分析了我国核电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公众接受度 不仅是我国,全世界凡是建设核电的国家都会面临公众接受度问题。内陆核电由于公众可接受度问题迟迟不敢推进建设,此外,不仅是内陆,有些沿海新的项目由于公众可接受问题,难度加大。据了解,山东乳山、福建惠安核电项目由于公众的反对导致未能开工建设。对此,王迎苏表示,核电的继续发展,公众接受度问题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投资模式 过去核电的发展主要依靠国有资本,根据中央的要求,要进一步发展混合经济,在核电站的建设当中,向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开放,使核电的发展资本构成更加多元化,优化资本结构,优化管理模式,促进核电更好地健康发展。王迎苏表示,缺乏投资开发的政策法规指引成为了制约多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既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又不影响对核电站安全运营的管理是下一步需要注意改进的问题。 内陆核电 我国目前在建和运营的核电机组都位于沿海,据测算,沿海机组的总和仍不能满足我国2020、2030年规模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要起动内陆核电的建设。王迎苏指出,影响内陆核电建设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国家决策和公众接受程度问题。例如法国电力公司运营着全国58台核电机组,其中内陆核电机组约40台,由此可见技术非常成熟。针对内陆核电建设问题,王迎苏支招,要充分考虑人口密度和冷却水条件的差异,首先选择条件较好的厂址进行先期示范,积累建设运行经验,逐步规模化建设,最后适应我国核电的发展。 机型选择 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以压水堆为主,但机型较多,正在建设的项目主要以AP1000为主,国家希望今后的核电建设以三代技术为主,但由于示范工程的拖期,机组的选型问题影响了核电新项目的审批。对此王迎苏建议,可否考虑在统一的压水堆技术路线指导下,几种机型并行发展,淡化二代、三代技术区分,以国家核安全法规为选择标准,在优先考虑成熟、可靠的条件下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在市场竞争中优化选择。 至于新型钍基核燃料发电,张华祝表示,钍是一种待开发的资源,但目前还需要做很多研究开发工作。钍本身没有易裂变核素,得在反应堆里吸收中子后才能变成可裂变的钍-233。所以完全离开铀,钍是不能单独作为核燃料来使用的,它不可能完全替代铀的使用。而且,在利用钍的过程中,仍然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合理地解决放射性的问题。 原标题:王迎苏:我国核电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