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核技术可以检测到癌症发展的第二阶段(功能改变阶段),癌症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早发现,而核技术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昨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樊明武在武汉工商学院做主题为《核技术与人类文明》的讲座时指出,核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前景广泛,其中对癌症的检测和治疗不仅有社会效益,还产生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在讲座中,樊明武院士介绍了他于2003年牵头组建的华中地区第一个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中心,并指出癌症分为基因突变、功能改变、组织改变和晚期四个阶段。他指出,目前运用PET-CT技术只能检测到癌症的第二阶段,但可以将癌症第一阶段治疗前后对比情况详细描述出来,因此PET-CT这种核医学技术被热捧为“查癌神器”。这项技术在医院广泛应用,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院士趣谈就业经历 在与学生对话中,当学生赵佳敏就“拼爹”现象提问时,樊明武院士说,如今社会确实存在“拼爹”现象,找工作时可能需要“拼爹”,进入单位后则更看重态度和能力。樊院士认为,“拼爹”不是正常的社会现象,任何社会都喜欢又听话又会做事的人。 樊院士向大学生们讲了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工作经历,他风趣地说:“我领到的第一项工作是换灯泡。当时拿起梯子二话不说就爬上去,发现天花板比较脏,就找来抹布擦干净,这样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后来我领到了第二项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铺电缆工作,因为我从小喜欢画画,所以我铺电缆的时候就‘规划’好路线图,方便以后准确地找出故障,领导看到直夸‘小伙子不错’,后来便得到了第三项工作……就这样一步一步的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通讯员罗袁璐 记者屈建成 原标题:武汉核技术堪称“查癌神器”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