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中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60年光辉岁月,60年风雨兼程。
60年来,中国核工业人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百折不挠,在坚守中蛮拼,在蛮拼中坚守,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勇于探索,勇于奉献,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工业发展之路,做出了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我们为你点赞!
核工业的60年是自主创新的60年。凭着“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豪气,核工业人以“敢为人先、以身许国”的精神,隐身于荒漠高原,建立了核军工、核基础研究以及地质勘探、铀矿采冶、纯化转化、浓缩、元件制造、反应堆设计、后处理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形成了世界上少数几个国家才有的能力。
核工业的60年是军民融合的60年。“二机部不能光是个爆炸部,还要发展核电。”从那时起,开启了和平利用原子能时代。以1991年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结束了大陆无核电的历史为起点,走出了军民融合的成功之路。如今已有22台机组在运行,装机达2000万千瓦,核电进入了规模化发展阶段。核能研发许多重大成果具有开先河的重大意义,同时在推动国内设备制造、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核工业的60年是安全发展的60年。核工业一直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把安全作为发展的生命线。60年来,中国从未发生二级及以上核安全事件, 核材料保持“一克不丢、一件不少”的安全纪录,在工业安全中保持着领先的地位,其经验和成果也为世界核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核工业的60年是民族精神传承的60年。“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一辈核工业人凝聚形成的“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激励和引领核二代、核三代人,前赴后继,把核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核工业的60年是科学发展的60年。核工业坚持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建立了完整的核工业产业体系,可以实现闭式循环,在为社会提供低碳新能源——核能的同时,实现了废物的最小化。当快堆实现商业运行时,核燃料的利用率会提高60%,当人类能够控制核聚变时,将能够最终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
进入“十二五”以来,核工业不断转型升级,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百万千瓦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具有四代特征的中国实验快堆实现满功率运行,高温气冷堆开工建设,航天核动力取得阶段性成果,航海核动力创新升级,核医学、核农学等领域应用不断丰富和扩展。
然而,成就终究属于过去,展望未来,核工业人任重道远。当前中国深化改革、依法治企的大势正在形成,承载60年的辉煌,核工业人更应以积极的心态,认清当前核工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戮力同心,携手共进,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借助“一带一路”等发展机遇,实现中国核工业走出去,带动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为核能梦助推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朔风)
原标题:核工业创建60周年:六十年风采 六十年辉煌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