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社论】核电应避免高铁之失

发布时间:2015-3-16 11:08    来自: 澎湃新闻网

19世纪80年代,全球第一工业强国英国在上海投建了中国的首家发电厂。130年后,中国核电企业开始向英国输出核电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机组“华龙一号”如果顺利落地,中国将实现从“核电大国”到“核电强国”的跃升。

 

事实上,近年来核电已成为继高铁之后“中国创造”的又一张名片。


 


核电走出去的背后,一方面是,中国核电行业经过30年不间断发展,实力已经到了“走出去”的临界点;另一方面,2011年福岛核电事故后,中国政府踩刹车,减慢了核电发展速度,导致之前大幅扩张的国内核电设备产能面临巨大压力。于是,“走出去”成为了提升竞争力,输出过剩产能,获取更大经济利益的不二选择。

 

不过,核电企业走出去不能忘记初心。仅仅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可能得不偿失。中国企业吃过类似的亏。比如,麦加轻轨项目的中方高管曾在公司内部表示,承建这一项目,政治责任高于一切,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结果,麦加最终就成了“滑铁卢”,18.06公里轻轨项目损失40多亿人民币。中国高铁在海外争取项目也因政治等因素一波三折。

 

“走出去”,不能意气用事,不能好大喜功,要小心谨慎,充分衡量项目的含金量。比如,项目效益是否良好,净资产回报率能否达到两位数?而且,核电资产敏感,与政治、外交密切相关,政治风险是否可控?如果满足了这两点,方可称之为有含金量的好项目。

 

有了好项目后,就要看中国的核电企业在其中能否扮演有含金量的角色。此前,国外对中国核电企业“走出去”具有一定成见,认为中国核电只能扮演“金主”与“苦力”的角色:为价值上百亿的项目提供资金,同时获得的只是建造的分包合同,建造采用他国技术的反应堆。虽然付出巨大,但难以获得控股地位,只是参与者,地位不高。

 

中国企业在英国项目中有了明显进步,不仅谋求控股地位,成为项目业主,同时还计划将“华龙一号”技术输出英国。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如果连老牌核电强国英国都认可来自中国的核电技术、设备、建造以及运营,无疑将成为中国核电矗立在世界的一块炫目广告牌。以英国为跳板,中国的核电企业将能够进入更多国家,扮演主导者角色,斩获更多核电大单。

上一篇:我国核电技术望进军欧洲 核电产业出海迎突破下一篇:第一季度核电新进展

推荐阅读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8月22日,中核二三召开干部任职宣布大会,公司党委书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8月15日,烟台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山东海阳辛安核电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2024年8月1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中核集团人事密集调整!涉及江苏核电等!
中核集团人事密集调整!涉及江苏核电等!
宋克祥任中核医疗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原总经理邓东被查!
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原总经理邓东被查!
8月12日,“廉洁南昌”发布消息称,中国广核新能源控
精彩图片
  •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