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13日讯 据韩国《中央日报》3月12日消息,韩国研究人员首次成功实现重离子束的引出、传送和诊断。 韩国基础科学支援研究院于3月12日宣布,已经利用去年研制的28GHz超导电子回旋共振(ERC)离子源顺利引出、传送和诊断出重离子束。 重离子指的是从氧(O)、氩(A)等原子中分离出电子后剩下的较重的离子,加速这些离子使之与其他物质碰撞产生稀有的同位素,可用于攻击癌细胞等医疗用途。ERC离子源指的是把制造出的重离子放入加速器的装备。 韩国基础科学支援研究院于去年8月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研制出利用28GHz微波的超导ERC离子源,接着便制造出可以分析、传送和诊断重离子的装置用来测试ERC电子源性能。结果显示为氧产生了最大70keV,氩产生了最大160keV的重离子束。 研究院方面称,“韩国成功研制出可与美国、日本相提并论的离子源,期待今后能够进军中国、欧洲等国际加速器市场”。基础科学研究院(IBS)正在研制中的预计2021年完工的超导ERC离子源和基础科学支援研究院所研制的离子源属于同一配置。基础科学支援研究院称,“已经和IBS共享了先行技术研制、核心技术等方面从而构建了共同研究体系”。因此,可以预见的是韩国在重离子加速器相关研究方面拥有巨大发展空间。(实习编译:李爽) 原标题:韩国首次成功实现重离子束的引出、传送和诊断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