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示范工程项目一落地,福清核电即成为中外关注的焦点。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百万千瓦级机组的“第一号工程”,也是几代核工业人期待的梦想工程。承载空前使命与责任的福清核电,正以数倍于平常的努力,做着开工前的准备。 按照企业计划目标,争取2015年6月30日之前,“华龙一号”能正式开工,这是一个不容迟缓的时间节点,也是福清核电备战作业必须合格的节点。时间越来越近,期待越来越高。那么,福清核电是否已经做好了开工前的每项工作?其它核电工程建设遇到的种种挫折,又给“华龙一号”的工程建设带来了怎样的经验反馈?福清核电又有哪些新的举措,来确保“华龙一号”工程真正成为示范与引领? 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日前走进福清核电。这是一份有着温度的战前作业:紧张有序的筹备状态,科学、充分、细致的推进措施,不比寻常的认识境界,与“华龙一号”同舟共济的风雨征程……福清核电今天迈出的每一步,都将是中国核电开启一个时代的序言。 行动创举——沙盘推演 为确保“华龙一号”工程建设质量与进度,福清核电建立了完善的及时经验反馈机制,还创造性地开展了沙盘推演行动,制定出严细的风险防范措施。 “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三代核电技术,创新点多,作为示范工程首堆项目,除了成熟堆型项目建设已知的大量风险外,还有未知的众多不确定性。例如,建设过程中设计、设备制造、建造施工、调试等过程中存在诸多难点,设计文件交付、预装设备交货、施工资源组织、关键设备交货、大宗材料交付等都将是影响工期的重要因素。此外,单堆布置也导致核岛工程量大大增加,核岛混凝土将是二代改进型机组的3倍,厂房建筑面积是原来的2.5倍,核岛管道长度是1.6倍。“华龙一号”土建施工逻辑顺序与二代加堆型差异也较大,项目管理体系、工作流程及管理人员资源等也需提升,以提升执行力和项目推进效果。 福清核电业主对这些风险认真分析和识别,在前期就编制发布了《“华龙一号”首堆工程风险分析及管控措施报告》,细化了项目管理中各领域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措施,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防范预案。此外,在原有的经验反馈平台上,福清核电曾累计实施了3731项经验反馈,在2~4号机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显著成效。为确保能将这些有价值的经验反馈到福清5号的“华龙一号”上来,福清核电深入做好经验反馈固化工作,建立了及时经验反馈长效机制。 为积极总结反馈1~4号机组建设的经验,全力推动5、6号机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和做好后续工程建设,福清核电还在集团公司领导下,经过半年的精心筹备,首次进行沙盘推演行动,这在中外核电界都是史无前例的尝试。2014年10月,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业界34名各领域评估专家,对福清核电项目1~4号机组建设进行了同行评估,重点对5、6号机组进行了动态沙盘推演,并在重点环节进行沙盘推演评价和攻守演练,对预警、报告、组织、沟通、领导、控制、可调动资源以及相应的制度程序等八大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测试,使之与工程进度匹配,由此共形成26项待改进项。针对沙盘推演发现的问题,福清核电积极组织总承包单位、设计单位进行讨论,认真编制整改计划。2014年11月12日,发布整改计划A版,共计156项行动。2014年12月12日,集团公司正式成立福清核电5、6号机组工程准备临时协调小组,全面指导整改行动的落实。2014年12月19日,福清核电与工程公司再次修订升版整改计划,形成C版,共计100项行动,目前已完成37项,2015年6月底前整改计划将全部完成。 目前,福清核电正按项目核准、建造许可证申领、设计、设备采购、现场施工准备5条线,科学推进“华龙一号”示范工程项目。项目核准上,中咨公司已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项目核准评估意见,国家核安全局也已给出安全审查意见,目前正待国家发改委向国务院上报项目核准请示文件;设计方面,初步设计已经完成,开工所需设计图纸已到场;采购方面,长周期关键设备已签订采购合同,部分设备已开工制造,设备、材料采购情况满足开工条件;现场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已经具备开工条件。 福清核电新三观 显然,为备战“华龙一号”,福清核电前期各方面工作均按计划稳步推进。要知道,“华龙一号”之于中国核电的意义有多大,业主公司福清核电肩上的担子就会有多重。福清核电为此多次召开不同层级、不同范围的会议,甚至将现场施工单位充分吸收进来,传达上级领导对福清核电“华龙一号”的期望和指示,宣贯“华龙一号”对我国核电后续发展和我国核电“走出去”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由此统一了对“华龙一号”重要性和特殊性的认识。走近福清,你能够真切感受到这里与众不同的发展观,崇高的事业观,卓越的核安全文化观。 引领未来的发展观。福清核电力求将“华龙一号”建成示范引领项目。作为“华龙一号”国内示范工程,福清核电众志成城,誓将高质量建成我国“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示范引领国内、国际后续工程建设,实现我国核电发展再上新台阶。福清核电将最先实现“华龙一号”由技术图纸向工程实践的转变,通过积累大量的技术经验、管理经验和人才队伍,福清核电将打造成中国核电的技术、管理、人才三大高地。并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国内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提升我国高端制造业水平,带动和引领相应的产业发展,发挥特有的作用。 为民族核电崛起而奋斗的事业观。曾到访福清的老核工业人,给福清核电留下了这样的寄语:“作为老核工业人,一直梦想着能有真正中国血统的核电站,非常羡慕大家有机会参与到其中的建设,真心祝福‘华龙一号’顺利开工并建成投产!希望老一辈核工业人的梦想在你们手里实现!”这些话,让每个福清核电人都感动不已。承载着几代核工业人的核电自主化之梦和几代核工业人的核电强国梦,福清核电人感受到了一种光荣,一种使命,更是一份事业,那就是:为了民族核电的崛起,拼搏,奋斗! 心“芯”相印的核安全文化观。为了确保“华龙一号”实现工程管理水平的一次飞跃和提升,福清核电持续开展“增强期望”活动,坚持高标准、高期望,推进卓越核安全文化建设。福清核电始终将核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将核安全敬畏的心,联结起事关核电安全的反应堆的“堆芯”,形成了独具福清特色的“心‘芯’相印”的核安全文化观。 矢志不移自主核电路 2014年11月3日,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福清核电5 、6 号机组采用“华龙一号”技术方案,建设国内示范工程。国家以正式文件明确批示建设“华龙一号”示范工程,这也彰显了福清核电的特殊地位。而“华龙一号”与福清核电渊源有多深,一直不为人所知。事实上,这一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研制的坎坷历程,在福清核电一直留有深深的印记。 福清核电厂址确立伊始,最初规划的6台机组原定全部采用中核集团自主设计的国产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并于2007年开始前期工程准备。2008年11月21日,福清核电1号机组开工,成为中核集团第一个落地开工的国产二代加机组,同时也拉开了6台机组连续建设的序幕。就在福清核电开工前后,2007年,集团公司将1999年即启动概念设计的CNP1000更名为CP1000,之后开展了CP1000工程总体设计、初步设计。为了顾全大局,福清核电5、6号机组由二代加技术调整为CP1000技术。2009年底CP1000示范工程初步设计完成。2011年初,CP1000施工图设计完成,初步安全分析报告提交核安全局,召开了第一轮审评对话会。此时,福清核电现场负挖启动,原计划2011年12月实现5号机组开工。3月11日,福岛核事故发生,福清CP1000示范工程搁浅。 福岛核事故后,集团公司在CP1000工程设计基础上,充分考虑日本福岛核事故后的经验反馈,依据国家最新核安全法规要求,再次启动核电技术重点科技专项,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ACP1000,福清核电5、6号机组随之调整为ACP1000技术,并积极开展工程开工准备工作。 2013年4月25日,国家能源局主持召开自主创新三代核电技术合作协调会,推动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进行三代技术融合。经过近1年半的技术融合,2014年8月21~22日,“华龙一号”总体技术方案正式通过国家评审。2014年11月3日,“华龙一号”获得国家能源局路条,正式落地福清核电5、6号机组。 福清核电5、6号机组先后历经国产二代改进型技术、CP1000、ACP1000等数次技术方案调整,最终确定为“华龙一号”。每一次技术方案的改变,福清核电均需从厂址适应性评价开始,历经可行性研究、初步安全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一系列规定动作,仅200人以上的可研报告评审会就开了4次。但福清核电始终无怨无悔,成为了中核集团国产核电技术应用的坚实阵地。在集团公司自主研制三代核电技术的漫漫征途上,更是一路相随与坚守。风雨同舟,终现曙光。 原标题:【中核准备好了】福清核电公司数倍努力做开工准备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