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的机遇 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核安全建设更加受到重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核安全工作,多次指示重视核安全。自新的领导集体上任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核工业要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李克强总理要求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把我国建设成为核工业强国。核安全受到重视,与之相关核安全体制、机制和能力建设也将被提到更重要的位置。 第一,核能核技术利用事业快速发展,核安全监管亟需同步发展。“十三五”,我国核电的建设规模、速度以及新机型数量将维持在较高水平。按照《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据估算,新建核电项目建设速度预计在4~6台机组/年。自主创新的华龙一号和CAP1400将与高温气冷堆、AP1000、EPR等其他核电机型投入建设。与此同时,钍基熔盐堆、加速器驱动次临界洁净核能系统(ADS)等新技术研究堆也正计划开展建设。核技术利用方面,据估算,到2020年我国放射源将达15万枚,射线装置达18万台。核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核安全监管亟需与核能核技术事业同步发展。 第二,依法治国全面推进,核安全法治进入重要窗口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议,为推进各领域法治进程提供了思想指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核的工作指南。《原子能法》、《核安全法》等核安全法治体系核心立法工作有望加快步伐,核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改革也将得到推进,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核安全行政审批制度进一步优化,核安全将朝着科学立法、严格执法方向迈出重要一步。 第三,核电海外市场不断拓展,核安全保障也需及时跟进。作为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新名片,核电企业“走出去”热情不断高涨。“十三五”中核集团巴基斯坦项目、阿根廷项目和中广核英国项目均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核电海外市场也将得到拓展。而在核电技术输出的同时,核电技术输入国一般也会要求同时输入与核电技术相配套的安全法规、标准、管理技术等核安全保障体系,因此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不能落后。 第四,核电装备国产化水平日益提高,核安全文化亟需广泛传播。核电设备国产化是我国核电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要求,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关键设备、零部件和材料的国产化率不能低于85%,正在等待开工的CAP1400示范工程设备国产化率超过80%,建设中的AP1000依托项目四台机组的平均国产化率约为55%。核安全文化是我国核电一直保持良好安全业绩的重要保障之一,是优秀文化的代表,急需在核电装备制造业领域广泛传播,提高核电设备质量和可靠性,以保障核安全。 第五,社会公众参与公共事务呼声渐高,核安全工作得到充分监督。随着社会进步,公众自身权利意识的觉醒,福岛核事故后,公众对核安全更加关注,对涉核项目高度重视。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已成为影响核电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核心就是公众对核安全的担忧。公众对核安全要求的提高、对核安全工作的监督,将有利于统一全社会对核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促使政府进一步提高核安全保障能力、企业提高核设施安全水平,持续推动核安全事业的发展。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