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核安全文化】 以核安全文化引领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 ——《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解读 摘要: 《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以下简称《声明》)是我国政府关于核安全文化的首个政策声明。文章对新形势下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声明》对推动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深远意义、良好核安全文化的八大特性、全行业核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并对持续推进核安全文化提出了相关倡议。 (本文文字摘自《环境保护》2015年07期,作者:郭承站,作者系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司长) 2014年12月,国家核安全局会同国家能源局、国防科工局发布了《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以下简称《声明》)。这是我国政府关于核安全文化的首个政策声明。迄今为止,由国家核安全监管当局会同核电发展部门、核工业主管部门联合发布《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在国际上还是首例。《声明》展示了我国政府对于推动全行业核安全文化建设的积极态度和鲜明立场,对引领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形势下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核安全是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的生命线,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荷兰海牙举办的第三届世界核安全峰会上阐述了中国“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强调“发展与安全并重、权利与义务并重、自主与协作并重、治标与治本并重”,做出了“我国将坚定不移增强自身核安全能力,继续致力于加强政府监管能力建设,加大核安全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源投入力度,坚持培育和发展核安全文化”的庄严承诺。同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上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将核安全正式纳入总体国家安全体系,充分体现了国家从战略上对核安全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核安全走向了国家安全的主干线、主战场和主阵地。 当前,我国核电建设在福岛核事故后再次并入规模化发展的轨道,核技术利用事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确保核安全的压力持续增大。目前,中国已投运核电机组22台,在建机组26台,在建规模居世界首位。按照我国核电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运行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接近当前美国水平。在核技术应用方面,我国在用的放射源11万余枚,在用射线装置近13万台(套),并且放射源数量以每年约10%的速度递增,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核技术利用国家之一。 日本福岛核事故已经过去三年,但国际社会对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的结论表明福岛核事故是天灾更是人祸,核安全文化缺失是导致事故处理进程失控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具有深厚核安全文化素养的运行与管理人才的培养,难以满足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发展的需要。企业核安全文化建设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一些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的不良现象依然存在。虽然通过监管部门的监督执法和企业的有效整改,这些问题大大减少,但要从根本上杜绝这些现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
核安全文化建设是进一步提高我国核安全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核电发展的重要支撑,对整个核行业乃至全社会都有深远的影响。美国在2011年由美国核管会(NRC)发布了《安全文化政策声明》,对推动行业核安全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这种由国家核安全监管机构主导,推动核安全文化建设的做法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参照。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